同学们,家长会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害怕?紧张?开心?有些调皮的同学会害怕老师把自己做的坏事全抖出来,比如我。
“叮铃铃,叮铃铃”,“批斗大会”如约而至,同学们各个都心惊胆战的,生怕在“批斗大会”中“光荣就义”。为了给家长会挪地方,按照老师的要求,同学们迅速整理好书包,把家长会上要检查的书本一一摆放出来,然后带着作业,前往食堂。
食堂里闹哄哄的,有的围在一起写作业,有的拿着木棒在互相追逐打闹,还有的围在一起玩“三国杀”,总之,干什么的都有。我们走进食堂,马上打开书包拿“三国杀”出来玩。我是主公,虽然表面上看,我玩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我心里很害怕,导致出牌时老是“爆卡”,同学们就问:“嗨,焦振楠,你不是玩三国杀玩得挺溜的嘛,怎么老是爆卡呀,是不是担心回去被你老爸老妈骂啊?”我鼓起勇气说:“我,我才没有呢,我这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懂不懂?”包佳浩连忙说:“好了好了,别吵了,继续玩吧,待会儿又没时间了。”可我却越玩心越慌,一想起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就再也按耐不住,直接跑回教室了。
等到了教室,我看到家长会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爸爸妈妈们都在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述着关于六年级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小升初的关键一年,学生和家长们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合理安排和配合,才能在小升初时取得好成绩。我也竖起耳朵,格外认真地听着,一边生怕老师说我的缺点让我出丑,一边也听着老师口中的渐行渐近的,陌生又熟悉的“小升初”。
“叮铃铃,叮铃铃”,家长会结束了。我一直躲着妈妈,生怕她一看见我,就责骂我上课不认真听。但没想到的是,剧情会有360度大变化,妈妈看到我之后,非但没有责骂我,反而鼓励我下次加油,在学校里要乖乖的。同时告诉我,她会和爸爸陪我一起加油,一起努力的。
这次家长会使我真切意识到了小升初的重要性,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关卡需要跨越;我再也不敢皮了,我要好好读书,认真听课,积极完成作业,争取每次考试都有小进步,争取小升初时取得好成绩,加油!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每个人都是一片独一无二的叶子,无论是春夏时的高挂枝头,还是秋冬季的落叶归根,叶子都离不开那棵生它养它的树,正如我,永远也离不开那个生我养我的人——母亲。
我家不大,但四口人的温馨已经足以从小小的房间里满溢出来。记得小时候,知书达理的母亲交给我做人的道理,到我领略唐诗宋词的美丽。遇到危险了,母亲保护我;遇到困难了,母亲帮助我;心情不好了,母亲安慰我。在层层保护下,我如温室里的花朵,快乐长大。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一个夏天,正值毕业季。每个毕业生压力都很大,我也无法再笑得那样洒脱。今不见吾嬉笑打闹玩耍貌,再只闻清澈如水读书声。每晚回家,常常只剩繁星与我相伴。有时,母亲好意安慰,我却不领情,还歇斯底里地冲她发脾气。她常是自责的低着头,无奈的叹息。
那时的作业常常是要到很晚才结束。每当做到手软时,我总会习惯性的看向窗外,看着万家灯火一盏盏地熄灭,悲伤也一缕缕地累积。抬头望钟,十一点了;低头看作业,才做一半。无意间瞥了眼窗外,夜色朦胧,只有一盏昏黄的灯,倔强地亮着,像一个守望的眼神。我不由得微笑起来,笔尖也移动得更快了。
终于做完了,我如释重负地走出房门,看到母亲房里的灯还亮着,关心地问:“妈,怎么还不睡?”
房间里一片沉默,无人应答。
我叹了口气,心想是不是我的顶撞太过分了。同时也有几分疑惑,今天又没什么事,母亲怎么还亮着灯?
推开虚掩的房门,刹那间,我呆住了:我的母亲,那个养了我十几年的人,此刻正蜷曲着倚在窗台上,枕着手臂,安然入睡。昏黄的光,点亮了她的缕缕白发,那仿佛是一根根的针,扎在我心头。
母亲好像是在遥望着什么。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不由得咬住了下唇,用力让眼泪不要掉下来:那是我房间的窗户,透过窗户,似乎还能看到一个在灯下奋笔疾书的孩子。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最无助时看到的灯光是母亲爱的奉献,我得到的鼓励是母亲爱的眼神。母亲从未远去,就算是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她也一直都在,慢慢地,陪我长大。
我抹了抹眼泪,给她披上厚厚的外套,伏在她肩头轻喃:“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