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是这样想:当老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作业、讲解课文,真是好“自在”啊!可是经历了那件事后,我改变了这种想法。
周五下午,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把课本翻到58页。这里有一首诗,名字是《冬夜读书示子聿》。谁想像老师一样站到讲台上,讲一下这首诗呢?比如讲它的诗意、作者等等。在这周末,可以准备。”我十分想讲,但喉咙像打了结似的,就是开不了口,其他同学也没什么响应。
“还可以提问哦!”老师两手按着讲台,身体前倾,鼓励的眼神扫过每个同学。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我想体验一下又害怕不能胜任,忐忑不安,不知怎样才好。可机会摆在眼前,我也不想放弃啊!于是,我小声地说:“老……老师,要不我试试?”“好,定了!”老师太高兴了,因为她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勇敢的学生,“那就请何林达同学给大家讲吧,时间就定在下周。”台下的我局促不安,虽然嘴上答应了老师,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底气。
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反复查阅资料,找各种教学视频,查阅作者的简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写的这首诗,每天查到半夜,就怕漏掉某个知识点。找齐了资料,我又反复模拟怎样和同学互动的环节,常常练到深更半夜。费尽千辛万苦,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讲稿我总算是备好了,这两天连做梦都是陆游教育儿子的情景。我突然感到,老师是多么辛苦呀,每篇文章都要这样准备,一个学期备几十篇文章,每天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真是太辛苦了!
终于到了周二,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似乎觉得底下所有人都在盯着我。我开始紧张起来,觉得声音都不像自己的了,身体发抖,大脑一片空白,忘记了自己准备的东西。这时,我看到语文老师站在后边,眼神中满是期待与鼓励,底下同学坐得端端正正,等待着我的授课,所有的力气便好像一下回到了身体里!我不慌张了,十分兴奋地讲了起来。讲着讲着,我放松了,完全进入了状态,只感觉如鱼得水,越来越有自信了。
这次授课十分成功,我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第一次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不易,在此,我想对所有的老师们说一声:“您辛苦了!”
人们都说:家是冬天里的一道阳光,让我们感到温暖;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走出困难;家是洋溢着欢乐的海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幸福。
家中,我们的“解气小精灵”当然是弟弟了。一次,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和弟弟去接我。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弟弟一直望着那家包子店,便问道:“晨晨,你想不想吃‘包子’啊!”因为弟弟还小,不知道我的那些花言巧语,于是回答:“包包,吃吃!”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喊着:“一,二,三”,我的小手握成拳,轻轻地敲了一下弟弟的小脑袋。弟弟似乎感到有一点痛,用双手捂着头,假装呜呜的哭了。过了一会儿,我又问弟弟还吃不吃包子,这下弟弟醒悟啦,傻笑的摇着头说:“不、不、不……”爸爸、妈妈和我看见弟弟都大笑了起来。我们的笑声荡漾在汽车中。
当然,爸爸在家中也是名不虚传啦!一天早上,让爸爸帮我蒸几个包子,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劳累了,爸爸随手打开了冰箱冷藏室,把妈妈泡茶喝的柠檬拿了两个放进电饭锅里。幸好爸爸忘记插电源,过了差不多10分钟,我正好去厨房拿碗筷,顺便望了一眼电饭煲,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打开了锅盖一看,发现爸爸蒸的根本就不是包子而是柠檬。我告诉了爸爸,爸爸为自己的愚蠢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了。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我们的欢笑。
我、爸爸、弟弟就像传说中的“三大傻瓜”。现在来说说我吧!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到妈妈的中医馆去玩,妈妈说让我帮她一个忙。我想:是什么忙呢?不会要我算账吧?你要知道我数学不好呀!但妈妈说出口时,我吓了一大跳!她说:“我要‘杀人’”。我本以为妈妈是在开玩笑,但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向旁边走了一步,瞟了她一眼,妈妈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于是我飞速跑到厨房拿了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双手递给妈妈,妈妈感到非常奇怪,又望了我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她拿来笔和纸在草稿纸上写了两个字,用手指着告诉我:是这个“砂”,这个“仁”。我特别惊讶,妈妈写字时手还在抖,可能是因为我做出的这种愚不可及的事而感到好笑吧!于是我把刀放回厨房,边走还边傻笑着。
回想这些事还真是好笑,一看到弟弟我就想起了“包子”;一看到爸爸我就想起了“柠檬”;一到妈妈的中医馆我就想起“杀人”。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幸福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