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是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然而现在想来,答案却是如此轻松地涌上嘴边——阳光。
我爱阳光爱得有些不正常。即使是夏季,我也迫切地希望见到它——我愿意被阳光照得满头大汗,却不愿面对昏沉的阴雨天,朋友们都说我是个“怪人”,对此我是一点也不感到奇怪的。
我对阳光的感情,似乎是从四年级开始的。那是,湖滨公园是我上下学的必经之路。最初我并无留心,只是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抬头,那景象仿佛一股清凉的泉水顺着喉咙缓慢流入我心。大榕树的嫩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呈出一种清新的、年轻的绿叶——竟是那样美丽!我深深陶醉在这片绿色给我带来的美妙种,无法移动脚步。霎时,仿佛身边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我和那片悠远、清澈的绿。我竟从未发现人间还有如此美妙的东西!阳光透过树叶,钻了进来,暖暖的金色铺满了整条细长的小石路。
从此,我每天都在这条小路上逗留许久,看着那片绿与阳光,我似乎就成了被时间抛弃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时间里。它们是我最大的慰藉,每次看到它们,觉得心也被融化了。我对阳光的爱在别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但阳光理解、大树理解,还有那石头小路也理解,这就足够了。
如果说水给了海伦·凯勒第二次生命,那么给我第二次生命的,则是阳光。每次见到它,一种希望油然而生,它给予我力量,使我乐观地向上行走,是的阳光,照亮了我整个世界!
闭上眼,还能感觉到阳光的温暖,似父亲的微笑,母亲的怀抱,朋友紧握的手……也许,这就是我最重要的东西吧。
每天的清晨,总是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拉开序幕
——题记
6:30
“快快快!刷牙、洗脸、梳头发、吃早饭!”一起床,妈妈的声音就似复读机一般,不厌其烦地重复每天的指令,并不时地催促着。当我嘟着嘴,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后,妈妈便会声嘶力竭,或横眉怒目,或义正词严地谆谆告诫:“还不是为了将来的初中生活打基础”。哼,大人永远都能找出很多理由来。
在妈妈如鹰隼一般犀利的目光下,我有条不絮的一项一项的进行着。“对了,快多了,以后梳头在快些。吃饭,自己把握时间。”这一刻妈妈宛如一个指挥官或参谋长什么的,分秒必争。我扒着一口口饭,默默计算着时间。十几分钟过去了。
“吃饭,完成!”“接下来戴红领巾校徽,背书包、穿鞋。”我慢吞吞的穿鞋、系鞋带。这可急得妈妈直嚷嚷:“快快快,都七点了,再不快些,就迟到了!”“好!”在妈妈的唾味星子雨里,我再次举白旗投降。唉,每一个早晨都跟打仗似的。
17:00
放学回家,妈妈还没下班。平时不喜欢唱歌的我都高兴得哼起了小曲。这是难得清净的一刻,没有人在耳边聒噪,也无须紧绷着神经,我都幸福得不知该做什么。
可这番偷来的宁静,旋即就被下班归来的妈妈打破。妈妈一进家门,就朝我房间探头探脑,我立刻挺直了腰板,可妈妈的念叨声还是顽强地尾随而至:“握笔姿势不正确,书写要认真……”
20:30
该睡觉了,本想耳根子可以清净些了,可是我依旧没逃过“厄运”——妈妈的“追魂神叨”再次发力:“睡觉时被子盖牢,晚上起来上洗手间要穿鞋,还有……”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絮絮叨叨,可此刻的我却觉得很温馨,很温馨。
一天又一天,我在这唠叨声中成长。兴许,唠叨是妈妈的一种天职但妈妈是这世上最有资格唠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