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深处,有一幅美丽的画卷,那是家乡的山,是我儿时给予我快乐的地方。最难忘的,还是山上那树和花。
山上的树,非常茂盛,多多地;映入眼帘,像一大块土地精心纺织的布,密密地。假如你不是这里的老朋友,走进去,不知不觉就迷了路。绿绿地,养眼极了,要数那些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绿地依旧,好像那山上的守山人,不论冬天多么寒冷,也会守在那深山里,静静默默陪在人们身旁。树上还有许多小“惊喜”,秋天你要是抬头一看,就会发现绿布中带着点点红意。你再低下头去捡拾那些果子,它们形似杨梅,味似桑葚。吃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不然,你那脸蛋,都会被染上甜甜的红色。当然,这也免不了吸引一些“新朋友”---各式的昆虫都过来与你“分享”甜蜜的果子。
山上的花,种类繁多,尤其是深春初夏时节,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多都凑齐了。在那时候,走山路可得小心,因为那些小花都围绕在你脚边呢!如果坐下歇息,看到第一眼的准是那小花。熟识这里的人们,还可以细心地为你讲解哪种花喜光,哪种花喜暗;哪种花厌水,哪种花耐旱。不过,要是让我个个都呼出学名,那可是真做不到啊。但谁在乎那个呢?一心喜欢小花就好。虽说不知名,但花的香味与花店里的花相比毫不逊色。引来许多品鉴家——蜜蜂。连高贵的蝴蝶都来伴舞,歌颂这美妙的时光。有时候,风也会来帮忙,把这香气吹向更远的地方。闻到的人大多都会觉得:这气味不输香水!正因为这样的想法,我儿时常常想把那二月兰做成香水:先把花瓣摘下,放在一块大石头上,接着用一块锐利的石头把它捣成泥,再搁点湿泥。香泥大功告成!然而卖相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
在我搬离家乡的山后,我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很多座山。见过无数的花和树,可在我眼中,家乡的山才是最耀眼的。不管过去多久时光,家乡山林的美会一直留存在我的心里,这幅画,会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总是感性又令人回味的,像一坛陈年老酒,偶然品起,唇齿留香,长久不散,往事久久萦绕心间,不能忘怀。
天气渐渐转寒,保暖衣物慢慢地增添,但唯独母亲的关怀,“不似贴身衣物”,却总是竭力渴望融化我们心底的“深秋”。期中已过,望着冰冷的分数和同样充满寒意的手机,想着前几天的“通话”,让我不知所以……
记得临近期中,秋意渐凉,每晚与母亲的通话越来越晚。有时候我不想再聊了,母亲也总是在特定时间拨通了电话。完成各门科目的作业,以及复习,预习、洗漱,已是深夜10点半了,我刚想去灭灯,母亲小心翼翼的发来一句,在吗?我叹出一口气,简单回复了声:“嗯”,接着便点开了视频通话,熟悉的通话前奏不知已听了几遍,我不耐烦地想挂断时,我母亲却接起来:“刚刚又去忙了。”还是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
她略微歉意的说,“作业写完了吗?不敢打电话,怕打扰你学习,”
“嗯,没事儿,”我打了个哈欠,随意说着,
“哦,那你,预习,复习了吗?”又是一句“嗯”,
我带着不耐烦的尾音,“还有什么事吗?”
通话记录上才显示,41秒。拿着手机的手已感丝丝凉意,窗外已是一片漆黑,万籁俱寂。
“快期中考了,你多复习复习,别乱想。不会的,多问问老师,同学,别积着,今天考试了吗?”她一口气说完。
“哎呀,我知道了”,
“今天考了科学”
“多少”
“不太好,七十几吧”,
她的语气变得急躁起来,“你怎么回事?别人都考的那么……”。
我早就料到了,便窝着一窝火,切断了通话,关灯睡觉!屋内也成功被黑夜所吞噬,今晚感觉特别的冰冷。
她又打来了,我翻了个身不小心接通了手机,“宝贝儿……,”她习惯性的软了下来,也习惯地叫我宝宝,”我满腔的怒不可遏好似挨着一盆温水,怒火瞬间被浇熄了。
我有些动容,却依旧平静的看着屏幕。屏幕散发着清冷的光,在黑夜中很是刺眼!
终于,我们互道了声晚安,我重新按灭了灯躺下,闭着眼睛想了很久,黑夜总带给人无尽思绪,“相见不如怀念”,有时候心底的慰籍,是不需要用语言来包容,陪伴可能是最长情的告白吧!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望着手边的手机,我轻轻地把它放进了抽屉,拿起了试卷……
记忆像一坛制作精美的酒,现在来不及品尝,便封存几年。一边惦念,一边想着以后来品,可我还是禁不住诱惑,开了盖子,小酌一口,那是难以言说的味道,似深秋般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