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平时比较严肃又比较谨慎,他害怕我发生意外,所以有许多我想做的事总是不允许我做,因此我感到十分苦恼。
小时候,我特别爱爬树、摘桂花、摘果子,但爸爸经常会阻止我。在我大声抗议的时候,他总会说:“爬树多危险,一摔下来就变’西瓜’了;桂花树上有许多毛毛虫,你还敢摘吗?……”我听到这些话,只好既害怕又不甘心的回到了家。
长大以后,爸爸就更加不让我做一些冒险的事了。我有时向他抱怨,但爸爸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我听了总嫌他罗嗦。直到有一天,我才改变了想法。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爸爸带我去公园玩,我开心地拿了一个网兜和一些饼干屑,准备去抓鱼。虽然爸爸再三劝说这个公园的水边是开放的,没有围拦,直接在水边抓鱼很危险,但我不听,一溜烟的就跑出去了。爸爸只好无奈的跟在我后面。到了公园,我直奔湖边,张开网兜,开始抓鱼。湖边有两层台阶,我先站在最上边的台阶,弯腰去捞。湖里的鱼真多呀,可是它们太灵活了,怎么也捞不到。我心一急,立刻走下一级,虽然那上边布满了青苔,可我不管了,抓鱼要紧啊。一条鱼游过来了,它近在眼前了,我猛一探,可突然脚一滑,整个人就往湖面扑去。我大声叫起来,就快掉下去的时候,一只手突然把我的衣服往后一拉,我才没摔到湖里去,而是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我惊魂不定的喘着气,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正焦急地问我:“你没事吧?怕不怕……”爸爸把我扶起来,拍拍我的胸口:“没事的,没事的,爸爸在呐!”我带着歉意对爸爸说:“对不起,让你担心了。”爸爸笑着刮了刮我的小鼻子,带着我去野餐了。
这一回,我才明白了爸爸的爱。父亲的爱,隐藏在他们严厉的外表下,隐藏在各种不厌其烦的劝说里,隐藏在一直跟随在我身边的脚步中。
摊开洁白的稿纸,第一次对您说心里话,我的心中无比激动。当我从牙牙学语的孩童,逐渐长成一位开始懂事的女孩时,我却发现岁月在您的脸上刻上了一道道皱纹,原来您也会变老呀!
您平时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论是校内作业还是课外的培训都是亲力亲为监督我,容不得我一丝马虎。可是最近的一次古筝练琴,我对您的行为感到有些不满。那是11月11日的下午,我上完少年宫的古筝课回家。您为了让我尽快学会刚教过的曲子,要我弹十遍。我当时就有些反感,已经在少年宫里弹了一个小时了,回家还得练,这不是折磨我吗?可是一看到您严厉的眼神,我还是妥协了。极不情愿地包上了指甲弹了起来。可是,您明说要当面看着我弹的。可是却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看起了手机。连我弹完了一遍后,过了大约30秒钟才反应过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一遍遍地弹完了。弹到第八遍时,您却说我只弹了七遍,这让我感到气愤不已,刚想争辩,您却说如果再吵的话加练十遍。我好委屈,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落了下来……
事后,我想了想,那时您可能是故意听错的,为的是让我弹得更加流畅。也为了能在平时多挤出些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就是在想为我好,也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呀!您的女儿也是要求上进的,她也明白这些道理。事后,您也向我道歉了,双十一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并承诺以后在我练琴的时,一定做个忠实的听众,专注地陪伴我。
父母总喜欢用“打是亲,骂是爱!”来教育我们。可是这句话真是真理吗?我觉得不全对。对我们的严格教育,并不是只能以惩戒的形式来体现。有时候一句体贴的询问,一声充满温情的鼓励,往往能起到更大的效果。最后我想说,天下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有时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些极端。希望父母们能蹲下来,倾听一下我们的心声,因为我们也需要您们的理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