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名言我从小听到大,书伴随着我成长,记录了我成长时留下的脚印,我成长的记忆里离不开书。书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前程。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总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狼和小羊》《兔子和乌龟》这些我早己熟记于心。渐渐地我长大了,读书的欲望越来越高,我试着开始读一些深奥难懂的古文,杂义,如:《子夜》《茶馆》《论语》。可以说,当别人家的小孩还不识字时,我就能把一篇篇叙事抒情的散文背下来了。书是我出生以来的第一个“朋友。”
有一次,我因为成绩优秀而被选拔去参加奥数竞赛,坐在观众席上的我,思绪万千,百感交加,心里又兴奋,又害怕,害怕自己输的很惨。这时候,我想起了《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说过一句名言:害怕危险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想到这儿,我自信十足,勇敢地走上台,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名次。我开心极了!这应该归功于平时所阅读的书。的确,书伴随着我成长,给我温暖,给我力量,我一刻也离不开书!
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只听妈妈对我喊道:“儿子,帮妈一起擦玻璃吧!”平时走出去跑进来,从没注意到玻璃的存在。此时,我望着一块块玻璃:斑斑点点,尘土一片,不禁说道:“妈,玻璃怎么这么脏啊!”只见妈妈早已准备好了一盆清水,几块抹布。“先用湿布子擦一遍,再用干布子擦。”妈妈一边递给我布子,一边对我说。
我接过布子,走到窗台前。窗台不算高,我两手抓住窗框,左脚踩住窗台,右脚用力一蹬,就像小猴子一样窜到窗台上。我一手扶住窗框,一手擦起来。我先用湿布子擦了一遍,哎呀,糟糕!玻璃上横七竖八地出现了一道道脏印,窗玻璃变成了大花脸啦,多难看呀!我赶紧用布子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碰到顽固的小黑点,我就先对着它哈一口气,再用指甲刮一刮。就这样,无论多顽固的黑点,都被我一一消灭了。再一看,啊!玻璃的四个角还没擦净。于是,我又对着四个角再哈气,再擦。这时,我从上到下对玻璃进行“审查”,整块玻璃被我擦得亮晶晶的了。我又像猴子一样跳到地上,仰望着这块如镜子般的玻璃,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妈妈也过来看着我擦的这块玻璃,摸着我的头,夸奖我:“儿子擦得比妈擦得都干净。”
此时,我也感到:劳动,也会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