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春风吹进我们的身体,吹进我们的心扉,吹进我们的校园。
校园,一年四季,有着各不相同的美。
春季,暖洋洋的太阳照耀着我们的脸颊。树木也正发芽,嫩绿色的丫儿,像新生的婴儿,那么柔嫩,那么温暖。一缕金色的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影子,教学楼也在阳光中显得高大雄伟。
夏季,骄阳似火。校园里有一棵粗壮高大的白杨树,艳艳夏日里的它,显得更加苍翠茂盛。它和周围的两棵树形成一把翠绿的大伞,同学们在这般凉爽的大伞下嘻嘻玩耍。看!有的在玩“鬼捉人”游戏,有的人在倒立,有的在玩跳绳,到处都是欢乐的嬉闹声。
秋季,秋风像是在和落叶玩游戏,一会儿吹到这儿,一会儿吹到那,最后平静地落在地面上。一下课同学们涌出教室,向操场跑去,大家竞相争夺着落叶,把落叶穿成串儿,比谁串得长。一阵风拂过,像是下了一场落叶雨,十分美丽。
冬季,下了一场大雪,校园被妆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十分美妙。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大地披上了一件雪白的新衣。快看,那边在打雪仗,“砰”的一声,“哎呀!衣服湿了。”“哼,看我反击!”“啪”又一声,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
啊——我爱我们的校园,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梵净山,而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游。
梵净山,透着一种静谧的威严。白日里,观光游历者纷至沓来,山脚下不时出来凌乱的脚步声与欢歌笑语。此时,梵净山的那份威严也变得如此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当夕阳滑过山的肩头,游历了一天的人们,仍然饶有兴致地坐在小溪边,燃起一堆暖暖的火,想着各自的心事。此刻,小溪吟唱的歌声便隐约入耳,于是我被吸引了,向着溪边走去,烦恼也飘到九霄云外了。
在山脚竹林的溪边,我坐在一块被轻柔之水扶得光滑的青石上,听任溪水那平和中娓娓道来的声音浸润着我的身心。那份轻柔和细腻在我的心灵深处回响。水流掠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拂着青石上绿绒状的青苔。
若言大海是儒家追求治国平天下、实现功名利禄的大场面,那么,山中这溪流则是道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出世之作。我并非圣人,无法领悟其中的深奥和玄妙。但是,此时的情景,却令我意识到任何喧嚣与绚丽,都必须归属于一种和谐与宁静。
悄悄地,月光融入溪流,似乎宇宙万物都在聆听这小溪的歌声,我的思绪也随着漂浮。一种前所未有的凄清与美妙,正顺着岁月风化的痕迹浸染着我的气息。在闪烁着银色波光中,我顿时忘却了溪流以何种方式发出了何种声音,而是凝神领略了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感情。溪水流进我的心田,在彼此微妙的灵犀中,我与它已经心照不宣了。
我想,这久久不息的水声,发自我眼前的这些富有灵性而又默不作声的石头。山石虽历经沧桑,却从无怨言。溪水依傍着山石,日夜倾诉着自己的故事;山石甘做听客,默默赞许。恍惚中,我似乎听明白了它们的故事。山与水互为知音,来源于一种空灵的理性、一种淡如水的友情。
在如此柔美的旋律声中,月醉了,人也醉了。我望着清澈的溪水,心头被玄妙的情感占领。一切繁杂与倦意,不知能否在这一刻随着溪流而去,去聆听和回应彼岸的天籁之音。
流水源源不断的涓涓声,使我想起水的路途遥远、碰碰撞撞,正如人生“怎么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五味瓶,包含着酸甜苦辣”。正由于生活之路坎坷不平、祸福相依,只有勇气承担磨难,才能享受幸福;而享受幸福,又是承担磨难的动力。因此,我们既要承担生活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所赐予的幸福。唯其如此,我们必须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