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我认识了许多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但令我怀念的还是小学时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身材中等。头发像一个乌黑的蘑菇,圆圆的脸蛋,肤色偏黄,像素描纸的颜色,眼睛像一个黑宝石,鼻梁有些塌,脸上有些小斑点。王老师总是笑眯眯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两个深的可以装酒的酒窝特别明显。
记得那次,我因体育课纪律不好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进门的那一刻,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想着老师会用哪种语气、动作、眼神看着我。当我站在桌旁时看见老师正在备课,王老师示意我给她接杯水。我把杯子递给她时,王老师用慈祥的目光打量着我,这种目光是我有些不知所措,开始回避王老师的眼神。这时,老师拉着我来到水龙头前,拿出一个纸杯,开始接水。“老师—水”我看见水从纸杯里渐渐溢了出来。王老师把食指放在嘴上,微微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示意我不要说话。又过了一会,老师把水龙头关上,指着溢出来的水,说:“你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我回答道:“水呀。”“没错,这是水,是无用的水。它原本可以在杯中生活,但是它从杯中溢了出来。你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脑子很好使,很灵活。但你不把聪明放在正道上,再聪明的脑子也会像这溢出来的水一样一事无成。”王老师慈爱地说,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紧接着,王老师又把纸杯里的水倒在一个杯子里,并摇了两三下,转过来对我说:“你听过一个谚语吗?一瓶不满半瓶咣当。”我点头作为回应。老师说:“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太浮躁,静不下心来,总是慌慌张张的,到了中学,肯定要吃亏。”我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想起以前犯的错误,真是后悔不已。
王老师,我是多想念你啊!究竟什么时候,我才能再见一见您啊?真想回到过去,在听您讲一节课啊!
星期天,妈妈突然决定晚饭吃饺子。
为了吃这顿饺子,“后勤部长”妈妈“调兵遣将”,把我和爸爸全部集中到了厨房。进行了1分钟包饺子“战前培训”。我和爸爸“如临大敌”,“毕恭毕敬”地并排坐在椅子上,只等一声令下,就“冲锋陷阵”。
战鼓敲响。我们3个各司其职:妈妈擀皮,我和爸爸包饺子,开始了“大作战”。
妈妈不愧是多年连任的“后勤部长”,擀出的皮儿滴溜溜圆,好看极了。兵贵神速,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的“魔掌”已经伸向了“公共领域”肉馅盆。
事不宜迟,我立刻抓起一张饺子皮儿,用筷子抢回来一大块馅儿。把馅儿丢在皮子中间,掀起饺子皮儿的两边,对准了使劲一捏,哎呀,坏了!中间一挤,馅从左边冲了出来。我赶紧“急救”,捏了一块面堵住左边的裂口。谁知饺子馅太淘气,又从另一头探出了脑袋。我又急忙“抢险”,再捏一小块面封住右边的漏洞。爸爸指着我的饺子一通大笑:“哈哈哈,你是在补车胎吗?”听了爸爸的话,我和妈妈都乐得前仰后合了。
我眼珠一转,开始强词夺理:“馅多,叫吃得饱;补饺子皮,叫穿得暖,吃得饱穿得暖,做我的饺子多幸福!”说着,我把补好的饺子摆在盖帘上,它挺着将军肚,披着布满补丁的“铠甲”,还真是一副大将军的威风凛凛模样,哈哈哈,好玩极了!
再看爸爸的“战果”,也没比我强呀!爸爸包了3个饺子,一个肚子胀破了,生无可恋地躺着;一个肚子饿扁了,也躺着起不来;还有一个捏得怪模怪样的,像被打肿了半边脸一样。看着爸爸的“歪瓜劣枣战队”,我的肚子都笑疼了。
“后勤部长”终于忍无可忍,临时召开“战场动员会”,开始了训话:“你们俩个呀,真是一对笨熊!别互相较劲了,能包什么样就包什么样吧,高颜值是不可能的啦!”一句话点燃战火,我和爸爸都把枪口对准了妈妈,边包饺子边“唇枪舌战”……
半个小时后,经过一家人的“奋勇战斗”,怪模怪样的饺子躺成一片,不忍直视。饺子下锅了,在开水中翻滚着,接二连三笑开了花。妈妈忍着笑,苦着脸说:“这哪是饺子呀?简直就是一锅馄饨!”
我跟爸爸挤挤眼睛,异口同声地说:“饺子馄饨,是咱家的专利!”笑声回荡,“馄饨”飘香,小屋里充满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