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你好对联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09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一种装饰品,也是一种文学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问候一句:“你好,对联!”

对联的前身是桃符,在古代,每到过年时,人们都在大门两边挂两块用桃木制成的木板,上面雕刻着神像或神的名字,用于驱鬼辟邪。到了宋代,对联还叫桃符,有王安石的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而真正的对联,则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蜀主孟昶突发奇想,有一年过年时,在桃符上写下了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对联了。在这之后,对联逐渐在王公大臣间流传,不过还是没有普及。

到了明朝,对联得到了广泛普及。有一年过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过年时,都城金陵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而他自己,则微服私访,去巡视欣赏对联。当走到一家门前时,朱元璋见门上没有贴对联,心有不悦,就问手下的大臣缘由。问后才得知,这家主人是屠夫,因过年时人们争相买肉,便没有时间写对联。朱元璋听后,就欣然提笔,为这户人家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然后就离开了。

又一时日,朱元璋再次光顾这一家,见仍没有贴对联,勃然大怒,于是把屠夫叫来,质问他缘由。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屠夫认为这是皇恩浩荡,御赐对联,挂在门外是暴殄天物,便挂在堂中,日日供奉以示尊敬。皇帝听后,龙颜大悦,便赏了屠夫三百两白银。其他人见有如此福利,就积极粘贴对联,对联由此进入鼎盛时期,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

到了现代,对联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结婚时,大红喜字旁边还有配上一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婚联;家里的老人过寿时,寿堂两边也要贴上“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更有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追求的自题联,例如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孙中山的“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挽联、风景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等。

可以说,对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古到今,流传千年,摇曳多姿,独放异彩,让我迷醉其中,不能自拔,我要衷心的说一句:“你好,对联!”

又是一个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出门去郊外祭祖;献鲜花。或者是去扫墓。而我们一家子呢?去和邻居家一起去郊游了。

坐了两小时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爸爸把帐篷搭起来后,我们开始12点的午餐。妈妈找了一些火柴堆在一块儿;爸爸则在那扫旁边的垃圾。我无所事事,在一旁欢呼着:“野炊啦!野炊啦!”

爸爸开始点火了。他用了一根火柴在那戳了一下,那火就一瞬间冒出来了。吓得我跑到后边去。爸爸用刚买来的鱼铐起来了,我也不例外,拿来一根长木棒,把鱼串起来。把鱼放在上面后,我就爬回“野炊房”静静地等待着烤鱼的滋味。可等我跑出来一看,连鱼都焦了,我问:“你们是不是故意把鱼弄焦的?”再看看爸爸妈妈旁边的一大堆鱼串,我也是彻底“灭”了。

等到了中午,一束束阳光一丝丝、一缕缕地照进来,可是舒服!躺在“野炊房”里,温和的阳光照进来,这时,你再吃口水果,那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用千言万语地说不出来的。阵阵微风佛过,感受微风的轻柔,魅力;又晒着不大的阳光,吃着酸甜可口的葡萄。这日子,美呆了!

夜幕渐渐拉下,天空似乎换下一张脸,变得黝黑黝黑的。我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仰望着那满天繁星的天空,星星在和世界眨眼。瞧,那由七颗小星星组成的一把勺子,那就是北斗七星,我真想把它摘下来,尝尝世界上的美食。无数颗星星像个“星星布毯,”放在天空中会变成星空。望着那迷人的星空。我陶醉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有意想不到的梦。这一天,慢慢从我的脑海中过去了……

当我从梦中苏醒,这已是个新的一天了。那一天,它再也不会出现,但它也不会让我忘记那天。因为它是我生命中最特殊、最极为宝贵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