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母爱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作文6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24

世界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爱;世界上有一杯永远喝不完的茶,值得慢慢地品味,那便是母爱;世界上有一种终身也报不完的爱,那是母爱!

记得是一年寒冷的冬天,北风用它的手拍击着每户人家的窗户。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开开心心上早自习。下了早自习,同学们都跑去吃饭了,这时我才发现我的碗没有带。我真想狠狠得抽自己几下,上回没有带文具盒,这回又没有带碗。下回呢?无可奈何的我饿着肚子连续上了三节课,到第四节课的时候,我脸色苍白,肚子饿的咕咕直叫,一首首饥饿之歌从我的肚子里唱出来。忽然,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那雨像泼像倒。猛然间,我抬起头看向窗外,看到了一丝希望——就像被困在沙漠中的人找到了绿洲一样。

下了课,我急忙地冲出教室,我飞快的打量一下母亲,母亲从头上到脚跟到处是雨水,我再看看我的碗,光滑透亮,没有一滴雨水。

我眼中含着泪水,慢慢的问:“妈妈,你怎么过来给我送碗,也不带把雨伞?”妈妈说:“我是走在路上才下雨的。没什么,以后别再丢三落四了,好吗?”我被妈妈这番话打动了。原来,母亲在家打扫卫生时,发现我的碗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她为了让我吃上热乎饭,竟然从家里赶来给我送碗。我肚子里的饥饿早早地抛到了九霄云外,心里只有深深的感动。平时轻飘飘的碗,此刻是那么的重,这可是沉甸甸的母爱啊!端着重如泰山的碗,我心里涌起一阵阵的暖流。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它像冬天里最温暖的棉被,盖在我们的心头;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黑夜中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青砖瓦顶那是别人家的老屋,而我家的老屋却是黄土黑瓦木板门且早已有点点洞洞,那是白蚁光顾后留下的痕迹,地面还保留着厚实的泥土,或许是久日无人踩踏,地上的青苔也与尘土混为一体,地面早已看不出其原本的黄泥色。

听爸爸说,那座黄土黑瓦的老屋,是太爷爷一手一脚自己动手砌起来的,砌墙的黄土是从几百米外的山脚担回来的,和着沙子和石灰再一点一点舂砌起来,我们那里叫这样垒成的墙做“黄土墙”。黑瓦更是经过精心挑选才一片片重叠在房顶之上,辛苦的是太爷爷,却换来了后代的安全舒适。

叔叔也总是和我们小一辈的说起,他们小时候经常坐在爷爷身旁听的那些故事:在战争时,这间黄土房曾多次为身为共产党员的太爷爷和太伯爷提供了躲藏的地方,即使经过了枪林弹雨的扫荡,黄土墙上也只是留下一些子弹孔罢了,这可成为了老屋战功的勋章。

当战乱过去,爷爷便在这间老屋中成家立业。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父亲那一辈的兄弟姐妹们还是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用草绳提着刚钓起的鱼跨入老屋,带着新收获的弹珠蹦出家门,拎着新扎的风筝往外跑,过节时,老老少少总喜欢聚在老屋的客厅里三三两两地聊天,聊到某个激动的话题,众人总会一哄而起,其乐融融。这些事情虽小,却记录着老屋在和平时的欢乐情景。

这间老屋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哇哇坠地,学业有成,到成家立业乃至生老病死。看着每一个女孩穿着洁白的婚纱在长辈的牵引下跨出门槛出嫁,看着每一个男孩迎娶貌美的新娘踏进门槛,看着新生的婴儿降生后络绎不绝的祝福送入家中,更看着逝去的长者被亲人送离家中。这些人间的离合悲欢都被记录在老屋的历史里。

时隔多年,推开那斑驳的木门,腐朽的气味扑鼻而来,下厅的墙角长了一株小树苗,梁间燕子筑的巢依然还在,堂上的老式木桌椅早已落满灰尘,旁边的天井也因春雨连绵的滋润早已生出了小草和青苔,在茁壮地生长着,地上的灰黑土地却找不到一丝脚印,似乎从未有人踏足过。

多年过去了,慢慢地,老屋再也承受不住时间的重量,在经过一场大雨的冲刷后,房梁已直直地插在了木桌的旁边,阳光充满了整个湿漉漉的土地,墙角的树苗愈发娇嫩,而木桌椅的灰尘在空气中欢快地飞扬着,地上的灰黑土地却多了一串又一串的脚印,伴着脚印的是儿孙们一遍遍的叹息,但不知是谁提起要重建新屋,土地上的脚印却无法扼制地增多,来来往往,热闹地讨论着土地的分配。

老屋,是历史见证者,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的历史,更见证了和平时期的幸福快乐;老屋,是回忆的寄存处,摸着每一块瓦片,充满着我们对前辈深深的回忆与思念;老屋,是子孙后代的欢乐地,吃喝玩乐尽从此出发。

我希望新建的屋子更能承载着我们子孙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