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张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你挂了。人的一生会有烦恼、是的,谁都会有自己的烦恼。
我的烦恼,其实是两个简简单单的大字——走神。上课时走神,是我的一个大大的“特点”,本来这课上得好好的,忽然间我好像进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我可以为所欲为、到处捣乱,犹如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般。
“咣当”一声,一位同学的杯子掉了,我像刚从睡梦中惊醒般从我的幻想世界中醒了过来,我才发现,老师已经讲完了五道题目,我只好从同桌那里把老师讲过的内容抄写了一遍,可是不懂呀,只能是下课后红着脸请教了同桌,在同桌不赞同的眼光里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改。
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我本想着以后上课不会再走神了,谁会想到老毛病又犯了,而且也没上次那么幸运了。
这天上课我又走神了,等我清醒过来时,发现历史老师正死死地盯着我,然后叫我站起来答题。
答题?什么题?刚才老师讲了什么题?大事不妙!——我沉默着,没有说话。老师生气地让我把手伸出来、然后用戒尺狠狠地打了我的手,除此之外,我还在办公室反省了一节课。
哎!那天晚上我偷偷摸摸地写检讨手都写肿了,真是哭笑不得,都是“溜号”惹的祸!更惨的是想瞒也瞒不住,这件事还是被父母知道了,以为又是一顿臭骂,没想到他们对我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还说:“如果你不想让未来的你捶胸顿足,那就请从现在开始,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做应该做的事情。”
这一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那晚我把这一句话写在一张卡片上第二天贴在了课桌上,当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了的时候,我总会看一看它,它提醒着我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
中华文化如一方艳丽锦缎。起初时,不过裁成襦裙曲裾以蔽体;再后来,针针线线缝纫凤冠霞帔;到现在,机器制作汉服针脚缜密。从日常所需到风靡一时,再到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汉服的千年历程,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场浩荡的传承之旅。
既是传承之旅,那么我们又该传承些什么?是单纯的玲珑服饰?或是字字珠玑的云锦天章?抑或是落笔行云的书法?我想,这三者都有,而有都不是全部。
纵使布衣,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生于两宋之交,杭州湖畔粉饰太平,吴侬软语歌舞未休。多少年来,他夜夜梦见铁马踏冰河、为国戍轮台。奈何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满腔热血和出色才干埋没在红尘莽莽中,无处寻觅。而今我们读到他的诗句,读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时,不禁唏嘘不已——冯唐易老,峥嵘不再。
此时我们读到的,何止是那只言片语?更多的,是诗人一颗赤诚而忠贞的心。每每读至此,不禁肃然起敬亦或是潸然泪下。目光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布衣白袍,衣袂翻飞,目光坚定而执着地凝视着中原方向。此时我看到的,岂止是一身布衣?更多的,是他眸中深切的担忧与无奈的愤懑。
服饰需要传承。清兵入关后,汉服文化被侵略政策压制;近代以后,西方文化被国人争相模仿。从此汉服文化几近枯竭。“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何处?就是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当人们有意识地去接纳、传承、发扬汉服,源头便活了起来,水也就源源不断继续流入历史的长河中了。
我亦且如常日醉
欧阳修主张推行新政以整顿吏治、匡扶社稷,因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屡次贬谪。纵使屡次被贬,他依旧心胸豁达,闲来无事时,赏“环滁皆山也”的四时良辰美景。旷达潇洒,随遇而安。被贬滁州两年后,欧阳修改任扬州知府。离别时分,官吏人民为他设宴饯行。彼时春光正好,花枝烂漫。他只念了句诗道:“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此时我们读到的,不是这通俗易懂的两句话,而是氤氲在他胸腔之间的旷达之气。此时搁下书卷,也仿佛看见了一个人影:一身官服,眉眼间皆是久经磨砺后的旷达潇洒。
此时我看到的,岂止是一身锦缎官服?更多的,是他眉眼间的洒脱豪迈。
诗词需要传承。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从“蒹葭苍苍”到“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之所以在千年时光里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文字之美,更是因为他们的内涵之美。中华文化如一颗明珠。哪怕昔日蒙尘受难,只需稍加擦拭,依旧能大放异彩,照亮我们的心灵之路,也照亮中华文化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