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流淌在笔尖下的故事作文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05

书之于我,犹饭也,一日不食便感思想饥饿;书之于我,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既可饱腹,又可增智,何乐而不为?

说起我和书的故事,还要从我刚开始识字讲起。那时我还未上幼儿园,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可是那一天,妈妈把我叫到眼前,她从不知什么地方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符号。紧接着,妈妈就用手指着一个符号,教我读,我好奇地跟读,好像走入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神秘的符号叫做文字。

等到我读的差不多了,妈妈就给我找些故事书,让我照着那些文字读。这样,我就能读出文章的内容了。

待我更大一点时,我就能体会出故事里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像《皇帝的新装》里贪婪的骗子,愚蠢的国王;《丑小鸭》里可怜的丑小鸭,善良的鸭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里不幸的小女孩……

上三年级时,我染上了“嗜书如命”的“毛病”。每天有空闲时间就看,下课了,我就从书包里翻出一本书,内容不限,只要不是些被妈妈称之为“破烂儿”的书就行。正因如此,我的书架上是鱼龙混杂,什么经典文学啦,励志故事啦,科幻小说啦,动物小说啦……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

我不仅下课时看,放学回家后也看。只要完成作业,我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与书中的人物同悲欢。

可是,我因痴迷于读书而使在匆忙中完成的作业错误百出,于是引来了妈妈的不满。那时,我正津津有味地看《野性的呼唤》,看到第一章《进入北极荒芜中》的“那个晚上对巴克来说是终生难忘的”时,我听见了一声暴喝:“别看了!你看看都什么时候了,还看!”言罢,我的书就被夺走了,然后它被粗暴地扔进了书架。我可怜兮兮地用目光哀求妈妈,却换来毫不妥协的沉默。于是,我“忍痛割爱”,到床上向“周公”诉苦去了。

躺着躺着,书中的情节不断在我脑中回放,我为主人公巴克而担忧,忽然我一下子爬了起来,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为何不把书“偷”过来看完呢?我轻轻地下了床,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又从书架上找出了《野性的呼唤》。但是上床是个大难题,声响太大,容易被妈妈发现,于是我就假装说梦话,乘机连滚带爬地上了床。书是到手了,可是光源还是个问题,于是我就借着外面明朗的月光,追逐杰克。伦敦的脚步,走进大公狗的生活中……

时间很窄,指缝太宽,很多时间在这指缝间不经意的流走了,但是浸泡在书籍里的时间却沉淀了下来,坚实了我们的脚步,强健了我们的翅膀,丰盈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经意间,我又翻开了书页!

摇曳的灯光下,有一白发苍苍的老叟,而在他的心里,有一日新月异的南通,他就是“南通一人”,轻工业的巨人——张謇。

张謇自幼聪颖好学,不论何时何地,都带上一本书。有一年夏天,蚊虫滋盛,小张謇一心想要读书,可没多久腿上就布满了红包,怎么办呢?他就让家人取来两个盛满水的大瓮,将脚插入其中,蚊虫就无法干扰他了。只见他抚平书页,仔细阅读,那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像比吃了蜜还要快乐,竟连晚饭都忘记吃了,经过书香的熏陶,小张謇的才华突飞猛进,并在科举考试中锋芒毕露,高中状元。

高中状元不久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张謇与老师翁同��之间书信来往频繁。在信中,他坚定地说:“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并亲自在战后赴日本,经过七十余天的考察,他充分体会到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社会发展,呼吁清政府进行效仿,不幸失败。

仕途走不通,张謇便回到家乡,施展他的政治抱负。那里要新建学校,那里要疏通江水,哪里要开垦种田,哪里要安置流民,他都亲力亲为。白天他跑地方,了解民情;夜晚,他铺开地图,进行规划,并安排第二天一天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之下,南通形成了“一城三镇”格局,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残有所学”的理想状态。

在做讲解服务的过程中,有人曾这样问我:“张謇为什么要这样为南通卖力?”我说:“张謇追求的不是名与利,而是百姓安居乐业;他所希望的也不是钱和财,而是国家繁荣昌盛。”濠南别业二楼大厅悬挂的《荷锄图》就是最好的证明:退出政坛的张謇甘当一名农夫,在江海大地上经营他的实业救国事业,想要探索出一条救国救民的可行道路,以此示范全国。所以怀有如此抱负的张謇,怎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是啊!张謇的一生为民着想,为国分忧。面对国难,他义无反顾地在南通试点,躬身实践,以便让全国效仿。他是南通的“农民”,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