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乡村的四季。乡村的四季十分美丽。
春天,油菜花金黄金黄的,远远望去就像被魔法师泼上了一层金黄的油漆。走近看,油菜花好像一个个小精灵似的,兴奋地说着:“好消息!好消息!春天来了!”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时不时游过几只大白鹅,大白鹅兴奋极了,似乎在与大自然报告:“春天已经来了。”
夏天,池塘里荷花粉红粉红的,就像一位位小仙女穿着纱裙在翩翩起舞。荷叶也不甘示弱,它们笔直地站立着,保护着荷花和池塘。
秋天,田野金黄金黄的,远远看去就像满地的金子,闪闪发光。棉花田里仿佛落下了无数朵白云。近看,棉花有的像一朵小雪花;有的像一位战士,笔直地站着;有的像孤独的老者在思考着什么……
冬天,路两旁的大树被雪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雪地里愉快地打雪仗,堆雪人,雪地好像成了他们的乐园。
乡村的四季真美啊,小朋友,你们喜欢乡村的四季吗?
摇曳的灯光下,有一白发苍苍的老叟,而在他的心里,有一日新月异的南通,他就是“南通一人”,轻工业的巨人——张謇。
张謇自幼聪颖好学,不论何时何地,都带上一本书。有一年夏天,蚊虫滋盛,小张謇一心想要读书,可没多久腿上就布满了红包,怎么办呢?他就让家人取来两个盛满水的大瓮,将脚插入其中,蚊虫就无法干扰他了。只见他抚平书页,仔细阅读,那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像比吃了蜜还要快乐,竟连晚饭都忘记吃了,经过书香的熏陶,小张謇的才华突飞猛进,并在科举考试中锋芒毕露,高中状元。
高中状元不久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张謇与老师翁同��之间书信来往频繁。在信中,他坚定地说:“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并亲自在战后赴日本,经过七十余天的考察,他充分体会到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社会发展,呼吁清政府进行效仿,不幸失败。
仕途走不通,张謇便回到家乡,施展他的政治抱负。那里要新建学校,那里要疏通江水,哪里要开垦种田,哪里要安置流民,他都亲力亲为。白天他跑地方,了解民情;夜晚,他铺开地图,进行规划,并安排第二天一天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之下,南通形成了“一城三镇”格局,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残有所学”的理想状态。
在做讲解服务的过程中,有人曾这样问我:“张謇为什么要这样为南通卖力?”我说:“张謇追求的不是名与利,而是百姓安居乐业;他所希望的也不是钱和财,而是国家繁荣昌盛。”濠南别业二楼大厅悬挂的《荷锄图》就是最好的证明:退出政坛的张謇甘当一名农夫,在江海大地上经营他的实业救国事业,想要探索出一条救国救民的可行道路,以此示范全国。所以怀有如此抱负的张謇,怎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是啊!张謇的一生为民着想,为国分忧。面对国难,他义无反顾地在南通试点,躬身实践,以便让全国效仿。他是南通的“农民”,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我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