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有着不一样的历史。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的皇家宫苑,与颐和园毗邻。园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仿各地名胜建造的,如苏州的狮子林;也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还有各种奇珍异宝、名人书画等等。但1860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1860年10月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洗礼--抢光了园内所有物品,还放火烧了圆明园,毁掉了这个万园之园。如今,已成一片废墟。这一切的原因,不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科技落后,弱小无能造成的吗?
这帮可恶的强盗,他们在我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闯进圆明园,抢夺宝物,还一把火烧了我国几代人用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万园之园。之后,他们还干了一系列丧尽天良的事件。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在这一个受尽奇耻大辱的旧中国,人们不会忘记鸦片战争、不会忘记租界里的那张告示牌。
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前些年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卖的是英法联军抢走的铜牛头等,我国相关人员以几千万的高价才买回这几件国宝。这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却花了数千万元啊!这让我明白:我们要共同努力,让国家强大起来,才不会民不聊生。
看!拿破仑的话被证实了,沉睡的雄狮已被惊醒,龙腾虎跃地成为了世界第三强国,一颗世界东方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申奥成功、神舟号成功发射、天宫号飞天成功……这一切的成就,表示我们,已经挺直了腰杆儿,傲然屹立在东方。
虽然我们的国家已经强大了,但是我们仍然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成长过程中,随时都会迎来风风雨雨,只要你拿出小草般顽强拼搏的力量和可嘉的勇气,定会冲破难关,战胜自我。
前两周,我校开展了初二劳技实践活动。当我在下发的项目表格上看到了“陶艺”两个字。欣喜的我迫不及待的在上面填上了自己的名字。一来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借此机会可以锻炼一下。二来陶艺这门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是我从未接触过的,种种好奇的心思,充满了我的内心。
一堆泥土,源自于大地母亲的馈赠,经过大自然智慧之手的加工后,变成了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今天我就走进了这陶艺的世界。
走进劳技中心的陶艺室,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柜子里摆满的那一件件精致的作品,这些栩栩如生的陶艺品简直能和真物相媲美,让原本就有些激动的我,更加心潮起伏、两手痒痒了!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陶艺的历史文化,现代发展,泥料的处理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听上去可十分有趣。
我们的第一个作品是杯子。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的制作工艺。忍不住跃跃欲试。盘条,我觉得可十分容易。不就是像小时候玩橡皮泥一样,把泥巴揉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长条,然后再将这些长条一圈一圈盘绕起来,就做成为了一个杯子的侧壁。
开始创作,首先要用一片厚度适中的泥片作背子的底盘。然后作杯身。我要花些时间去揉长条,但是我发现每个泥的粗细一点也不好控制,泥条有粗有细,参差不齐。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只要最后在调整一下就好了,于是,我将泥条一根一根绕着底盘围上去。可是很不幸的是,我发现杯子的三分之二向右边倒塌。这时你泥条不均匀的弊端出现了。
一不做二不休,我整装齐发,从头再来。这次我把泥条搓的又光滑又均匀,慢慢的第一根,第二根围着泥坯绕上去,到了最后的装饰关头,突然我发现杯子上有好几处裂缝。老师课前说过。如果你泥条之间没有完全重合在一起,成品必然会裂开。
又一次无情的失败,只好从头再来。此时的我内心波澜起伏。如果从头再来,不仅麻烦,又耗那么多时间。眼看身旁的同学,已经在做杯子的装饰了,我只好投去羡慕的目光,还要继续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选择继续。这是自己。第一个作品失败是难免的。高尔基曾经说过,最伟大的胜利是战胜自己。是啊!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我需要战胜挫折。
接下来我聚精会神的继续揉泥条,绕着泥坯,将泥条盘上去,每一次都要保证泥条之间是紧密相间的,最后我再用可贴、刻、堆捏、等装饰手法来雕磨它。使他成为别俱一格属于自己的杯子。完成了。当我的作品被老师放到展示区时,我的内心喜笑颜开,我的坚持没有白费,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不管是在做陶艺这个方面,还是在生活中各个部分也都是这样,要懂得持之以恒,懂得勇敢面对自己,战胜自己。这一次,我没有放弃!这一次我终于战胜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