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中秋的佳肴,享受天伦之乐。
“每逢佳节倍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节那天全家团圆。但有一些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在这一天不能回家过节。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午,爸爸忙了好一会儿,准备了一桌好菜。桌子上有清蒸大螃蟹、龙虾……看得我眼花缭乱,馋得我口水直流。妈妈笑着说:“还没开饭呢,我们来一次成语接龙吧。”爸爸自告奋勇:“双喜临门!”妈妈马上接过话题:“门当户对!”我也不甘示弱:“对答如流!”我们都笑了,笑声传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晚上,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真是其乐融融呀!月亮就像用翡翠刻成的大玉盘,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那样迷人。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就连旁边的星星也增添了美感。这时,月亮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躲进了云妈妈的怀里,一会儿又跟星星在愉快地玩耍。爸爸说:“月亮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它引发了多少人的思念之情啊!”
我凝望着满天闪烁的群星,还有那个洁白的明月,直到很晚,很晚……
几年前的一天,我闲得发慌,便把当时桌子上吃剩的龙眼籽,种到了一个没有栽花的花盆里,浇了浇水,搬到一个阳光不能直射的墙角。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在给其它花儿浇水时,我也会顺手给这盆土洒些水,但花盆里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我想:那龙眼籽应该不够成熟,不足以孕育一棵新生命,或许已经烂在土里了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忘记了我种下一颗龙眼籽的事。
直到有一天,我写完了作业,来到阳台透透气。眼角的余光,突然发现墙角的一抹绿:一棵嫩绿的小苗儿从灰黄的土壤里探出了小小的脑袋,细细的茎上长着两片嫩嫩的芽儿。我惊喜极了,忙给它浇了点水,并把花盆移到了太阳底下,只希望小苗儿快快长大。
每天早上,我都十分准时地来看看小龙眼芽儿,可是它生长得极为缓慢,茎干依旧是细细的,芽儿黄绿黄绿的。我想:这花盆的土壤太少了,小龙眼树根本不可能长高的,它应该生长在真正的土地上,才能茁壮成长。就像乡下曾祖父家后院那一棵大龙眼树一样,粗大的枝干,茂密的枝叶,每逢夏季就结出丰硕的龙眼果来。
去年夏天,我边吃着甜滋滋的龙眼边问曾祖父:“这棵大龙眼树是谁栽的?”曾祖父说:“不知道,它自己长出来的,长着长着,就这么高大了!”望着那足足有两层楼高的龙眼树,我内心震撼不已:也许是某个路人边吃龙眼边吐掉口中的籽儿,一颗小小的黑黑的籽儿就落地生根,汲取大地的营养,默默生长,开花,结果……农村的阳光、雨露充足,是植物的天堂。而小小的籽儿掩埋于一盆小小的贫瘠的土块里,是不可能成活的。同样,身居城市的我,窝居在狭窄的套房里,总是缺少那么一点活力与信心。于是,我灰心了,拿了一块小石头压在幼苗的上方,还将土堆了上去,想让这棵命运坎坷的小苗儿尽快“死亡”,省去它与命运挣扎的痛苦。
许多日子过去了,我又来到阳台,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小龙眼树竟顶开了压在它身上的小石块,并且还长高了不少!我们一家人都惊讶极了。从此,小小的龙眼树便成了我们家阳台里众多绿色植物的成员之一,每次浇水它都得到了应得的一份。它就那样默默地生长着,长到了一米多高,粗粗的树干,茂密的枝丫,把花盆撑得几乎要裂开。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几位科学家想寻找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生物,于是,他们找来了一个人类的头骨,他们用激光、锯子都无法将它完整的分开。最后,他们找来了一颗种子,将它种进头骨里,并给它合适的生长环境。终于有一天,种子发芽了,也完整地分开了这用激光都分不开的头骨。全世界震惊了!结果,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生命的力量。
一粒不起眼的种子,也许你轻轻一捏就可以将它变成零。可是,你只要将它种到地下,它一旦开启生命之门,任何阻挡它们的障碍都会被它击破,直至它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人也是这样的,遇事一定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是的,奋斗的种子,是我最欣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