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爷爷变成了幽灵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85

读完了《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我被书中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尤其是爷爷回忆往事的句子,更令我忍俊不禁。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艾斯本的爷爷突发心脏病死了,他很想念爷爷。到了晚上,艾斯本想爷爷了,爷爷就会变成幽灵陪伴他。他们一起聊天,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爷爷不会一直呆在他身边,他得去他应该去的地方,只是走之前想不起来忘记了什么事,于是,他和艾斯本一起寻找。

他们回忆起了过去的很多事情,爷爷告诉艾斯本:“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哥哥把他的自行车送给了我。”“和你奶奶约会时得到的第一个吻。”“我们有了你爸爸,他尿了我一身的尿。”“我们养了一只猫,却有一股狗的味道。”有趣的事情勾起了爷爷的兴趣,他越讲越兴奋:“博物馆里有一个大象标本。在体育场看过一场激烈的拳击比赛。有一回和好朋友卡尔喝醉了,头钻到水桶里。和你奶奶坐出租车去飞机场,就为了飞到摩洛哥看一眼单峰骆驼。在轧钢厂干过活。坐船去过北极圈。吃过青蛙。可是一点都不好吃。总是幻想要从飞机上跳伞,可是一次也没跳。为了听回声,对着山谷大喊大叫。把一封信放在了永远也找不到的瓶子里。”我想这些句子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它写得非常真实,我们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却没有这么诚实地写出来。

接着看艾斯本回忆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事情,更加有意思。

“你总是把糖放在柜橱最上面的抽屉里,你帮我堆沙堆,奶奶烧猪肝时,我们在旁边扮鬼脸,我们在她听不到的地方讲粗话。我们去钓鱼,可是一条也没钓上来。你使劲儿挠我痒痒,我差点没被一根棒棒糖给憋死,有时候你身上有一股烟草的味道,你还会唱一首好玩的关于屁股的歌。”

就连最后分别时嘱咐的话语,也是这么轻松有趣。

你要乖一点(也不用太乖),他们还说好了要时不时的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终于,他们说了再见,爷爷正式离开了。

一本关于生离死别的书,竟然写得这么有趣,原来即使是死亡,也可以充满平静与想念,而不是撕心裂肺。

“妈妈,你帮我扒鸡蛋皮,我饿了。”“爸爸,你帮我擦学习桌!”“妈妈你怎么还不帮我收拾我书包呢?”每次听到其他同学“命令”自己的父母做事,我都叹着气:如果有个“自立节”就好了。于是,我突发奇想——设立一个5岁以上孩子专属的自立节。

1月10日,就是我“盼星星盼月亮”精心设计的“自立节”。这天,霓虹灯满街挂,它们好像“到处张扬”着:“孩子们,学自立,这样你们就会跟我一样‘光彩照人’啦!”自立节,每个女孩头上要带2个发卡,分别夹在左右两边。一个上面写着“自”,另一个写着“立”。那个男孩要穿着正面有“我自立,我自立!”背面写着“我为国家效份力!”的上衣。

当然,自立要靠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才叫自立嘛。孩子们在当天早晨都要开心地吃一个鸡蛋,可是为什么要吃鸡蛋呢?嘿嘿,其实也是关于自立。有些孩子到现在都不会扒鸡蛋皮,都是父母给剥的。所以,自立节早上,孩子们都要自己剥鸡蛋,不能让家长扒,然后美滋滋地把这个“白胖小光头”吞进肚子里。

其实,自立节也是“家长休息节”。因为这一天家中的家务都由孩子自行尽力去做,而家长就可以放松。但是,也有一个规则:5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参与;5~7岁除了一日三餐由家长做,其他都得需要自己动手劳动,比如起床后整理房间、洗脸、刷牙、洗澡……8~18岁孩子一整天都要自己管理,比如做饭、洗衣、晾衣、烧水做饭……18岁以上孩子算成年人,不允许参加。并且,家长要做孩子的“秘密观察者”,如果有做的不好的表现第二天一并向孩子讲解。最主要的是,安全第一。

这一切活动直到自立节下午,每家孩子都要和邻居家的孩子进行竞赛。5岁的孩子要比赛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谁最快结束就会得到一袋糖果。6-10岁要比收拾房间,谁最先收拾完毕就会得到棒棒糖。11-18岁比赛做菜,谁做的既营养又美味,就会得到一盒巧克力。

真希望这个好节日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也希望即使不过这个节日,全中国孩子们都能做到“三自”:自立、自律、自强!要“扫依除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