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我最喜欢捉蜻蜓。
每天下午,蜻蜓总是在我们小区的广场上飞来飞去,于是,我便产生了捉蜻蜓的想法。我回家拿了竹网,带了塑料袋,来到广场上。看到蜻蜓,我便拿起竹网向蜻蜓挥去,没想到,蜻蜓又聪明又灵敏,转了几个弯就飞走了。我跟着蜻蜓跑来跑去,累的满头大汗,却一只也没有捉住。突然,我看到一只蜻蜓飞累了,落在一支枯树枝上,我拿起竹网,准确快速地向蜻蜓挥去,哇!捉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塑料袋中。
我拿回家给爸爸看,爸爸说:“蜻蜓是益虫,专吃蚊子和有害的飞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应该伤害它,你把它放了吧。”我点头答应了爸爸。
看着美丽的蜻蜓,一想就要和它说再见了,心里十分不舍,但我还是把它放回了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才是它的家。
望着蜻蜓飞去的背影,我想,因为有了它,大自然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路一修一改,感觉整个世界都改了。
车行驶在郊外的柏油马路上,我撑着头望着车窗外平整而宽阔的马路,还依稀记得儿时那熟悉的一条崎岖的小道,思绪万千,飞向那童年深处,忽然感觉车速慢了下来,身边充斥了喇叭声,我心了然,到市区了。
童年的回不去喽,我又转眼瞄向这个世界,公交站台旁一个气喘吁吁的女人正庆幸的赶着即将开动的公车,一对情侣向不愿停车的出租翻瞪着白眼,穿着西装的绅士正焦躁的猛然将烟蒂踩灭在脚下……奔逐的人群站定着,在等着红绿灯
站定的人们大多低着头,手执一部手机,实在无趣的很,忽见,一年转的女子在低垂的人群中左摇摇右看看,突兀极了,那女子呢色大衣下暖色系的毛衣,加上飘飘忽忽的小裙摆,头上一俏皮的贝雷帽,只是眼神焦急,微红的脸,脚还时不时的在地上踏几下,赶着去赴约的吧,我饶有兴致看着她,下一刻,她迈着小碎步,一边加速着走,一边向等待的车竖起了手,贝雷帽下的发丝有些散乱,一丝一丝的随风飘动,过了马路,她脸上惬意的笑容与身后闪着的红灯惊掠了我的眼。
本来沉寂着的人群好像一团碎铁屑,因磁铁碾过而改变方向,纷乱的骚动着。
我预测着接下的发展,路一变,人心也变了,果不其然,有几人的腿已忍不住迈了一步,人群中我看到一只白嫩嫩的小手,一个不及成人半身的小男生,他伸出手,拉了拉正在摆弄手机的母亲,用稚嫩的童声问“妈妈,妈妈,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老师都和我们说过很多回了”,又指了指那端渐行渐远的人影“那个小姐姐为什么走了,她的老师是不是忘了跟她说了”,众行人听了皆一愣,默默收回迈出的脚,小男孩的母亲蹲下身,抚摸着孩子的头说“是的,老师说过的法则都记着遵守着,宝宝真聪明”,一边的众行人也都附和着夸这孩子懂事,男孩朦胧的感觉着忽然的转变,在母亲夸奖中咧着小嘴。
我在车上全程的看着这一幕,感受到这城冷漠的质地,本该建设美好社会的成年人,却不及一个孩子,现在的公共秩序已经要一个稚童去维护,成年人明知故犯,以身犯险。
在当今惊疑,焦虑,匆忙与混乱在无序下愈加浓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所为,别让幼小的孩子来提醒我们,社会之美从何而来。
绿灯亮了,看着重归平静的马路,我默默的思考着,心中有几份涩,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今天,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创造美好社会,从有序中,发扬社会之美。
路,就在每个人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