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22

有一位大文豪,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总喜欢穿一件中式长衫,长面浓密的胡须成隶体“一”字,他就是鲁迅,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学者,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创作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与散文诗集《野草》等也非常有名。我读过他的小说《故乡》,小说塑造了一个机灵聪明,见多识广的闰土,闰土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鲁迅不仅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还翻译了很多外国作品:包括苏联文学作品《表》《毁灭》,荷兰作品《小约翰》。鲁迅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啊!

鲁迅还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他不像有些作家一副自命清高,冷冰冰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很关心:他关心在寒冷天气还要拉黄包车的车夫,车夫的脚被碎玻璃扎破了,他会细心为他包扎上药,并给车夫钱让他在家休养几日。他关心生活窘迫的青年,萧红从东北流浪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内心凄凉,生活无着落,是鲁迅无条件地关怀她,处处照顾她,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使她在文坛上健步奔跑,最终成为了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他关心侄女周晔,周晔没有好好读《水浒传》时,他用委婉幽默的语言劝诫她,读任何书都不能囫囵吞枣。鲁迅先生真是一位慈祥,和蔼可亲的人。

鲁迅一生勤于创作,不管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在身体状况多不好的情况下,他一直用笔作武器,去和黑暗的社会斗争,他是一位坚强的斗士。到了晚年,他把时间抓得更紧了,总是夜以继日,不知疲惫地工作,白天要为生计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有时一天都只是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看书就算睡觉了。他病逝前不久,一直发高烧,体重也越来越轻了,但他还是没有停下来,一直忙于写作,用笔作武器与黑暗的社会战斗。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他人的时间。他曾说过:“节约时间,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的确,他就是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斗士。

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这句诗恰好也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面对真理,他不怕社会上不同声音的指责。对人民,他是全心全力,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正因如此,他才广受人民的喜爱。海燕剧社给他写了一幅挽联:“在大众心目中是永生的。”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时代,但我对他的尊敬仰慕之情是一样的。他这位有才华有气节的战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这个网络技术发达的时代,一个消息的传播只需要几秒钟,这个消息的传播会成就一个人,同时也有可能毁灭一个人。而我们,作为这个消息的“点击”者,难道可以随意的点击吗?

虽说我国网络的治安管理非常的强大,但难免会有“狡狎”之人成为漏网之鱼。他们随意地点击,传播的不是充满正能量的消息,而是谣言。当今社会,网络上谣言泛滥,危害极大,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挽回的后果。2012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发生后,加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谣言被很多无知者疯狂点击传播,导致了多个城市的抢购潮。虽然谣言很快被平息,但已经是有人暴富,有人破产,有人惊慌失措了,造成了许多家庭的困惑。

“点击”难道不需要慎重吗?网络文章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我们在点击阅读时候,可能遇到的是精华,但难免也会遇见糟粕。如果你点击的时候不加思考,只是一味的阅读,一味的吸收,囫囵吞枣,其结果只能是白白地浪费时间,与成功渐行渐远。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需要用大脑思考,学会运用鲁迅先先的“拿来主义”。只有明白什么样的文章值得我们去阅读、欣赏,这样慎重的“点击”才是正确而有意义的。

“点击”难道不需要良心吗?如今记者这个职业不再是像七八十年代那般的伟大,八卦记者不断的挖掘人的隐私并通过网络肆意传播。而我们不知不觉中通过“点击”,窥探了名人的隐私。一个正常人日常做的事,我们可能不会关注,但如果是名人,很多人就非常感觉兴趣,恨不得挖地三尺。这样的点击满足了我们的偷窥欲,却也侵犯了别人的隐私,给别人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是自私的。

“点击”难道不需要尊重事实吗?网上总是会出现那种没有任何依据性的文章,它往往具有诱导性,哗众取宠,用偏激的言语引导你往错误的方向去思考。每年这种没有真实性的文章,都会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让党和国家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受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所以每当我们点击阅读的时候都要去考虑文章的真实性,没有事实依据的文章不值得我们去点击。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点击无处不在。我们要点击有意义的对象,在点击关注时,我们要学会慎思慎行,而不是盲目地随大流。古人云:“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点击虽说是小事,但还请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