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友谊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友谊是一块皑皑的雪地,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友谊总是无处不在,伴随我们成长!
我有个好朋友,名叫可可,我们总是形影不离,别人都叫我们“连体婴儿”。
我们约定,每个星期日,必有一次“星期日之旅”。这个星期日,我们该去哪儿“约会”呢?
我怀着愉快的心情一路小跑到了可可家。在门外,只听可可和她的妈妈争持着:“就让我去吧,妈妈,反正我都去过好几次了,您不用担心的!”“可可,妈妈不是不让你去,你今天不是约了同学一块儿玩吗?”听了她们的对话,我敲了敲门,可可赶忙出来,小声问我:“你能陪我一起去进货吗?”我没听懂,问她:“什么是进货?”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支支吾吾地说:“那个,我……我妈不是开了个杂货店嘛,货架上的东西卖空了,我要去进货。”可可见我不吱声,轻轻推了我一把,“怎么?不愿意?”我赶紧说到:“没有,没有!乐意奉陪,正好让我长长见识!”我开心地骑上自行车,和她一起“进货”去了。
我原本以为可可要带我去商场进货,谁知她竟带着我左拐右拐,到了一家特别大的批发市场。“到这儿来干什么?”我问她。她朝我神秘地笑笑,伏在我耳边说:“你不知道,这里的东西和商场一样,可价格却便宜多了!”她拉着我往里面走,到了一家店,问老板:“方便面多少钱一桶?”“2块7……”
我们一起完成了“进货”的重任,霎时,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显得格外动人。友谊伴我成长,让我与可可之间的友谊之花永开,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你想打篮球,可是你太矮了。”“以你的身高,只能打控球后卫,还是尽早放弃吧。”自从接触篮球以来,我的耳边常常环绕着这些声音,他们就像狗皮膏药一样,一直抓着我不放,让我感到厌烦。
在身高和体重有严格要求的篮球运动上,我显然是个异类: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过大,让我在球场上矮人一等。庆幸的是,我有一双粗糙的手,使得我在投篮时手与球的摩擦力大大增大,这让我的投射能力成为顶尖——从三秒区到三分线外,我的投篮几乎是没有死角。无奈在投篮的天赋上被身高所掩盖,我时常感到烦恼。
一个多月前的运动会,篮球技巧赛改变了我。
当我站在场上,看着四周的选手,几乎都是一米七五左右,比我高上一些。场边有人笑我:这么矮还来参加篮球比赛,真是搞笑。我听了捂住耳朵,不想让这些话进入我的耳朵。
比赛到最后一轮,终于轮到我了。只见我拿着球出发,跑得飞快,过了杆就在罚球线命中中投,得四分。随着球的应声入网,我感到今天的手感不一般,于是又一次出手,打进。场边的人个个脸上满是诧异,因为这两个中投投进,我已经是第五名了。中投如神的我肆意砍分:一分点,连续两个打板命中,又回到罚球线,拿下四分。我已经拿到十四分,位于第二名,比第一名的十九分还差五分。眼看没有时间了,我只能去投价值八分的三分球。我运球到三分线,重复了我练习过几万次的姿势——右手托球到头顶,左手护球沿标准线,手臂双双与地面垂直。我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投这颗三分球,而球也识趣地应声入网。我不由得咆哮起来,是的,我是冠军!场边的嘘声刹那间变成了欢呼声,不仅仅是观众,对手都给我祝贺。此时的自豪感,真是难以想象。
是的,长得矮又怎么样呢?做最好的自己不也是快乐的吗?从此以后,面对嘘声我不躲避,我知道,也许我不如他们一个个高,但是我比他们“准”,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只做自己就行了。NBA超级球星史蒂芬·库里,高中时瘦小不被人看好,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自信,闯入NBA,并一次次刷新历史三分球榜,打出了名堂。我常常勉励自己要像库里一样,比别人差不要紧,但是要比别人努力。在我努力的过程中,也不乏有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他们的一次次鼓励,让我做了最好的自己,我也要谢谢他们。
高尔基曾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做最好的自己,发扬自己的优点,不要在意别人的嘘声,只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