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下午第二节课,要竞选大队委员候选人。我的心里像装了十五个吊桶一样,七上八下的,紧张得手心都出了冷汗,我反复地读着稿子,又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地背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走进了教室,问同学们:“谁第一个上台演讲。”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谁也没有举手。我勇敢地把手举了起来,老师就让我走上了讲台。
站在台上,我看着底下的同学和老师,不禁想打退堂鼓。我用惶恐的眼神看了王老师一眼,她还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我,我握紧拳头,尝试着妈妈教我的办法,把所有人当成土豆,暗暗深呼吸,然后声情并茂地开始演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我的性格,获得过的荣誉,并坚定我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还加上了恰到好处的动作。一场从容不迫的演讲结束了,我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竞选“演出”,我向大家鞠了一躬,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下面到了投票的环节,我又暗暗担心起来,因为后面的同学都讲得十分出色,语言流利,声音甜美。我能选上吗?我写下了我觉得讲得最好的两位同学的名字,交给老师。过了一会儿,老师报了前三名的票数,第一名刘翌辰23票,第二名……我紧张得闭上眼睛。“毛凝恬20票。”我没听错吧,我可以代表班级去参加学校竞选了,我喜出望外,兴奋得合不拢嘴,眉眼间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努力去完成你的梦想,你一定会成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已经熟记在心,可谁又真正领悟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呢。一年级的妹妹都懂得节约粮食,而我自愧不如。记得老师曾说过,一人浪费一粒米,中国这个大家庭,将会浪费掉14亿粒粮食。来到剩饭桶面前,看到那一粒粒大米,都在无奈的摇头。
倘若十几年过后,我是一个农民,朝面往,暮而归,春季来临,我赤着脚,在田里埋头苦干。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我没有闲暇的时间赏花,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将最美好的季节献给了播种。这时冰雪才刚刚融化,都说春暖花开,可是水田里的水并不温暖,它甚至凉凉到了心里,看那一列列整齐的秧苗,我充满了成就感,但疲惫的身躯使我没了笑容。夜里我躺在床上,期盼着丰收,太阳当空照,稻穗对我笑,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头上戴着草帽,毛巾搭在背上,一些人忙着收割,一些人忙着挑穗,汗珠从我的额头流到面颊,再从面颊流到稻穗里。割稻,晒稻,收稻。一颗稻穗都来之不易,更何况一粒米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白了头发,累弯了身躯。
倘若能够穿梭时光,我来到我奶奶那个时代的人,那时,我们没有粮食吃,一锅粥里米少水多,喝不起粥的人还吃黄泥呢。同学们,难道你们还想这样的历史重演吗,难道你们敢保证未来不会有这一天吗!
如今,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但我们因为这样的生活就能浪费吗?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杜绝浪费,弘扬节约粮食的美德,让稻穗种在我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