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房间内,四面的墙壁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唯一的窗子也拉上了窗帘,我的手中捧着一个手机,翻看着,正乐此不疲。
这块手掌大小的手机似乎把房间中的我与世界相连,看着这条新闻,也不过是几个小时间刚刚发生的事情,我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却知道了千里之外的事情,我看着一则则或大或小的新闻,享受着这种足不出户却能知晓天下的乐趣。
同学发来了几则消息,在一个聊天群里几个同学正在聊着一些趣事,我也加入这场聊天,说着各自从网上看到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凭借这一块小小的手机,动动手指,却能与各处的同学交谈,手机似乎打破了人与世界的围墙。
一个同学发来的一张图片逗得我哈哈大笑,猛一抬头,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对着自己,对着手中的一块手机在笑,这样的笑有什么意义呢?有谁能够听到这笑声呢,表情本是人与人间传递情感的,可面对手中的这块砖笑,有谁能看得到呢?这样的笑到底只不过是笑给自己看的,我的心中不禁空落落的。
手机终究还是一堵透明的厚围墙,虽然看得到距离却终究没有改变。放下了手机,我拉开了窗帘,窗外是蓝天,白云,那种高远,深邃直击人心,远不是手机中的照片所能比拟,那棵植物的红果实比春天的花还要鲜艳,路过的几个人脸上笑容是多么甜美、真实。
去外面走走吧,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越过那道围墙,用真挚的微笑,为世界添加色彩。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言,但也总有一些人不会因为人微言轻而不言。从何时起,在“说”与“不说”之间竟也要考虑那么多?我们总提倡着言论自由,可是现实往往逼迫我们“住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渴望豁达自由,那么我们就应说出来。敢于说,愿意说,应是当下我们最该做的。
为了自身的利益,是保持缄默还是袒露心声?选择前者的,或许会成功、会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的良知安放于一边,不闻不问。这么做的后果,私以为,只有最终自己被自己的内心所束缚。孔子曾被三桓联手赶出鲁国,十几年漂泊,受尽艰辛,而三桓则是夜夜笙歌。表面上,三桓的势力不断扩大,可是他们掌控下的鲁国却一年不如一年。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不曾说出让孔子回归故里的话,直至终了。人总是在将死之际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才会为年少时的错误忏悔。与其在垂垂死矣之际幡然醒悟,不如早日苦海回身,做个真诚的人。
选择后者的,势必会有所失,但必定会有所得。“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遵照我们的本心,做不违心的事,方可无愧于我们自己。
我等虽生来只是芸芸众生的一部分,不曾是掌管一方的强人,更不曾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伟人。我们纵使人微言轻,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当每一个人都说上一两句,那么还会人微言轻吗?只要我们说的是正确的,能够得到人们认可,那么即便人微言轻又何妨呢?每每看到《奇葩说》中的跑票数,有些人认为这些观众是墙头草,但我以为正是各位辩手精彩的辩论博得了观众的认同才会如此。我们不应胆怯懦弱,将自己所想的说出来,无论有没有认可,说出来便是值得鼓掌的。
社会的冷漠,也许是“不言”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江歌案”、“顺风车司机案”,当热度渐渐消退,人们由愤慨转为麻木,实在是可悲至极。可是“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这短暂的一生啊,不说点什么,不做点什么,是否会太过单调呢?追逐利益的时候,不要忘了追逐良心。
愿热血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