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智慧的结晶
周末,我读了《小英雄雨来》,被雨来的故事所深深打动了。书中写了12岁的雨来掩护解放军和与鬼子斗志斗勇的故事,里面讲了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有一次,鬼子进村,正好碰见雨来在放牛,要他领路。雨来一会儿把敌人领到田地里,一会儿又领到大路上,最后把他们领到一片假地雷阵,在这片假地雷阵里。雨来故意扯开嗓子大喊一声:“小心地雷呀!”一个鬼子正好踩到松软的土地上,以为踏着地雷了,惊叫一声,倒在地上。整个鬼子军团全都“忽啦啦”地闪到一边,“叽里咕噜”趴下来,“哇哇”乱叫。趴了一会儿,不见雷响,才松了口气站起来。很多鬼子,因为刚才把头埋进土里,弄得满脸沙土,只露着滚动的小眼睛。鬼子们全都缩头缩脑惊慌的样子,仿佛吓掉了魂。读到这里,我哈哈大笑,感觉很解气。
雨来的勇敢,深深地嵌在我的心里。我不由得想起了往事。那是一个下着雪的冬天,我无意间看见一帮比我大很多的人,在欺负一个小男孩,见到此景,我内心立即充满了气愤,可是他们人太多了,我又转念一想:反正不关我的事,如果我多管闲事,还可能会被他们打呢。我脑中浮现出被他们打的情景,不禁打了个哆嗦,赶紧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大步大步的往前跑去,这时,在我脑中,什么乐于助人啊,什么拔刀相助啊,通通抛在脑后。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位五大三粗的叔叔,我急中生智,叫住了这位叔叔:“叔叔,前面有一群哥哥在打一位小弟弟,你过来帮忙制止他们一下。”叔叔听了,赶忙跑上前去。大喊一声:“你们干什么?”那群人听了,赶紧把这位小弟弟放了,灰溜溜的逃走了。
我们要像雨来一样,要勇敢,要机智。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而是迎难而进。
六十余年的路,充满坎坷,布满荆棘,你却依然走了下来,我的奶奶。
从爸爸出世起,你便一手带着孩子,一手操持着家,还要与爷爷共同侍候着七亩庄稼。你流的汗,绝不比爷爷少!而姑姑出生后,你忙的更是不可开交。四个孩子的重担齐压下来,压弯了你的腰;带着霜的庄稼叶,刷白了你的头发;冬日刺骨的寒风,刮皱了你的面庞。
四个儿女长大成人,你也该享享福了,我的到来,令你欣喜万分。作为老大的我,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仿佛对于你来说,此时照顾我已不是负担,而是美的享受了。
而我却给你添了数不清的麻烦。冬日,我穿着开裆裤坐在冰凉的石头上,玩的不亦乐乎,惹得你惊呼着跑过来,险些摔倒。你变着花样给我做饭,我却挑三拣四,将饭菜推开,远远地跑开了,身后,是你着急的呼唤。
我渐渐长大了,看你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我的脑海里,只有断断续续的你的影像。
当时我还小,体会不到你的辛劳。如今我的妹妹,便成了我童年的回放。唯一的区别是,你的手,再也不能将那个“回放的我”高高举起了。
你给妹妹穿衣的双手僵硬了,追着给妹妹喂饭的脚步迟钝了,给妹妹唱歌谣的声音沙哑了。你却依然忙进忙出,洗衣做饭,依然十分精心。
一次,我和你拉家常。我看着你肿起的膝盖,十分心疼。“婆,你忙了这么多年,该歇歇,享享福了。”“那咋行呀,宝鸡还有一个小的,新疆那边还有个更小的。想歇,还得再等几年哩。”“不累吗?”“一辈子累惯了,突然闲下来,也不舒服。你们现在年轻人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你们现在都坐在电脑桌前,动的是脑子。我们脑子不灵,就只能手脚勤快些了。”
可是奶奶,你知道吗?正是这个勤劳的你,才是我一直所欣赏、所敬佩的人。四个儿女,八个孙子女,哪个不是在你的怀里,听着你那质朴的歌谣长大的?你用勤劳的双手,推动着四个小家、一个大家的车轮,滚滚向前。
永远欣赏,那个勤劳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