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啦!太好啦!”今天的课堂特别热闹,因为我们在进行顶橘子比赛哦。
开始顶橘子了,只见3号选手用手拿起橘子,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用手护着橘子,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头上。
接下来,孙老师开始发号指令,只听一声“蹲下”,选手们都一脸凝重地慢慢屈膝,开始向下蹲。孙老师又说了一声“起来”,他们又只好慢慢地起来,动作十分缓慢,僵硬得像几尊石像。孙老师又发号了一条指令“转圈”。观众们一听,都感慨道:“哇,这个动作好难呀!”“你看那个人,好像头上顶着一个葫芦呢!”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这一连串的说话声和笑声也传入了选手们的耳朵里。其中有位选手头上的橘子开始微微地颤动,原来是那位选手在笑呀。橘子摇晃的幅度越来越大,只听3号选手“啊”的一声惊叫,圆溜溜的橘子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儿,摇摇晃晃地正准备与地板来一个亲密接触。关键时刻那位选手以闪电般的速度伸出双手,接住了橘子,但橘子已经离开了头顶,所以他还是惨遭淘汰。
下一个动作是金鸡独立,2号选手的神情十分严肃,他先慢慢地把右腿向上抬,然后把双手抬平,以保持平衡。可即使这样,橘子还是不听话地滚到了地板上。唯有4号选手坚持了最长时间,橘子一直稳稳地在她头上,可惜在她快要赢得比赛那一秒,橘子还是掉到了地板上。
这场比赛不仅考验我们的反应能力,更是考验我们的耐心和坚持力哦!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我们在时代的顶端,背后是传统的呐喊。
我在偶尔有裂纹的砖上跨过,惊喜地与红色老电话亭邂逅,背后是一株海棠,水红的花瓣翩然飘落,身前是柏油马路,行道树木。时光仿佛从来不曾移动,却又不知不觉走了很远。
原以为我可以看见行人步履匆匆地走过青石板路,脚步似琴音,聊以落花相赠。可是人们说要突破传统,力求创新。于是,轧路机将青石板并着时光一同碾碎,我只能听见从背后传来橡胶轮胎与沥青摩擦,发出暗哑的咯吱声。
原以为我可以看燕子跌入怀中,撞上一身春色。河水澄澈,潺潺东去。岸边杨柳依依,岸色微染黛色,似一幅氤氲着江南迷离烟雨的水黑长卷。可是人们说要突破古法,力求先进。于是水蓝的天空变得阴沉灰暗,杨柳青翠不再,春天来了又走,燕子消失在岁月的站台。
收拾行囊,来到这最后一片古色古香,我看见几块碎银子般的水波,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出街市的美景。水鸟低低地掠过点点光斑,滑翔着,去比远方更远的地方。背后是夕阳,把影子拉得好长。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通明,没有古镇的繁复古朴,有的只是淡淡的清雅,和浓浓的乡愁。
为了突破,为了创新,多少乡愁淡化了岁月的光彩。灼灼桃花,三千繁华,却似人间只有一个它。当飞檐翘角变为钢筋水泥,当粉墙黛瓦变成一片废墟,我们有没有想过,时代的背后,有多少传统的牺牲?
在时间沉淀的岁月里,岁月静好,生如夏花,那余韵悠悠的小桥流水,那寄存着我年少岁月的古巷,何时成了人们突破路人的障碍,又被人遗忘在背后?我们为什么不能回首拾荒,将流年捡起,重新珍藏?拾荒者也是摆渡人,那就让我们回到背后时间的交叉点,重新渡过这悠远的岁月。
我踽踽前行,推开斑驳的朱红木门,走进了还未来得及拆掉的古宅……
我们在时代的顶端回首,背后是传统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