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清风拂过我的脸庞,沁入我的心脾。我深吸一口气——这是大自然的味道。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悄悄地探出头来,冬眠的动物渐渐苏醒过来,柳树冒出了新芽。所有的事物都有了生机,从懒惰的冬天醒来,迎接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我喜欢画山水画,喜欢看一些名作。期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富春山居图》。我最喜欢画里石头的画法。那幅画里的石头,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光泽,可是熟悉这幅画的人知道,这是用的压光的方法。一般的人画国画,画上的光泽总是那么美丽,可再看《富春山居图》,竟比其他画显得黯淡了。可就是它如此特别的画法,才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画里的石头多,但并不会使人看来来烦躁,画中有几个人,虽说很小,但都用勾线笔画得十分细致;画里的几棵树中的松树是我在绘制时最喜欢画的树,我最喜欢画它的松针,它就像小爪子一样,让人觉得开心起来了。画中的松树不多也不少,而松针的数量却又画得恰到好处,看了的人都忍不住赞叹一下这精湛的画技。
我也十分喜欢画花鸟画。记得当时画兰花时,一旁的妹妹疑问起来,问:“这不是韭菜吗?”于是我忍不住笑了,是啊,兰花画不好,会被别人当成韭菜的。从那之后我就决定要认真学习画画的技巧。
在我画画的时候,旁边的人总想快点画完,可我却不这么想,每次画的时候我都把它当作一种享受:拿起笔,沾一些墨汁,勾勒出山的形状与石头的形状,一斜笔,画出树的模样。用些将赭石色与墨汁一兑,便可以给山与石头上色;用侧面轻轻的给石头“皴”上赭石,石头就会变得立体;用朱砂兑些水,点在那两石头之间冒出的小花上;用藤黄和花青兑水涂上叶子的颜色,叶子便变得生机勃勃;用翡翠给湖水周围画些水痕,仿佛有鱼要跳出来;最后,蘸上点浓墨,题字、落款,一幅画就完成了。
山水中的自然,一直是我所沉醉的,它既包含了大自然的万物,又包含了山水画中的自然。
我爱山水中的自然。
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植物都嫩绿得可爱,五颜六色的花朵吸引了蜂儿、蝶儿,也吸引着人们驻足拍照,只为留下那一瞬间的美好,给记忆提个醒。
我独守在阳台,那里有我的最爱——形态各异的多肉。自从掉进肉坑,每天都会在这方寸之地徜徉一番,给它们杀虫、除菌、换盆、喷水、拍照……甚至陪它们说说话。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美,心里美滋滋的。不在它们身边的时候,看看照片,幸福也会洋溢在心头。
我是从小小的观音莲开始接触多肉的,它是老公拿回家的,他们办公室不通风,拿回家让我养。观音莲娇俏小巧,叶片一层层错落有致,排列整齐,重重叠叠如观音的坐莲。凝望着它,就像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在向我眨眼,犹如一股清泉在我的心间流淌……
无需过多的关注,它静守在窗台一隅,沐浴着阳光默默长大,叶子慢慢变长了,叶子边缘还染上了一圈暗红色,像镀了金边儿的碗,熠熠闪着光芒。这时的它,如少女初成,有些羞涩,带着些稚嫩,但已然美丽动人了。后来,他的莲座下长出了一根根细长的枝条,我奇怪于它的变化,以为他要开花了,当枝条慢慢长大,顶端长出了和它一样模样的小莲花时,我才知道,原来是它要当妈妈了。每天它们在花盆里跳跃,一团团,一簇簇,依偎着,呢喃着,点缀着我的家,滋润着我的生活。噢!我的小可爱!我的多肉!
上帝为我推开了一扇门,我就此进入了肉坑。办公室的姐妹们也是肉迷,婧婧比我们入肉坑早,慢慢地我知道了叶插,扦插,砍头,徒长,黑腐……,观音莲的伙伴逐渐多起来。有了如牛奶般丝滑的“巧克力”,如孩子笑脸般灿烂的“吉娃娃”,毛绒可爱的“绿熊”,红艳明媚的“虹之玉”,娇艳欲滴的“艳日辉”,晶莹剔透的“玉露”,高贵典雅的“玉蝶”,黄澄澄的“黄丽”,红彤彤的“红宝石”,绿油油的“千佛手”,萌萌的“桃蛋”,火红的“火祭”,低调的“白鸟”,细腻的“白牡丹”……肉肉的品种、名字太多太多了,用“数以万计”来形容都不为过。噢!我的多肉!喜欢,莫名地喜欢!
看着我的肉肉们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丑到美。陪着它们成长,我被它们彻底俘虏了,在肉肉的世界里我自由地呼吸着,畅快淋漓。在它们美丽可爱的身影里,我快乐着,欣喜着。在那一片天地,我的心变得沉静,澄澈。用心创造美丽,幸福每一天!
噢!我的多肉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