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以为自己长成,松开了时间的绳索,却发现,他们,终究落在了时间的另一端。
——题记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过的。
忘了那时是几岁,只记得,每年冬天,外婆都会一针一线为我编织毛衣。那时的我,很听话,总是坐在外婆边上,痴痴地看着外婆的手,在针线中如一只蝶,灵巧地上下翻飞着。有时看得出了神,总要问外婆:“什么时候能和外婆一样,有这么灵巧的手呢?”外婆总会放下针线,抓起我的手放进她温暖的掌心,带着一丝浅浅的笑,叹道:“外婆的手已经老了,等你长大后,你的手定比我的手更巧。”我不信,扬起头,又摇了摇,也带着笑:“外婆的手,不,外婆永远不会老。”
后来,我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长大,远去,离开了乡村,离开了外婆。
在这座城市中,我的眼睛,逐渐被款式时尚的衣服所充斥,而那几件手工编织的毛衣,渐渐地到了衣柜的最底下。
春节到了,外婆说要给我一个惊喜。我按捺不住喜悦,问外婆是什么。我本以为是什么精致的工艺品,可是定睛一看,还是一件毛衣。外婆含着笑,眼中流露着殷切,希望看到的是我的满心欢喜。我摇摇头,淡淡地送出了一句“谢谢外婆”,扭头,兀自看电视。
那时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可是,又有谁,知道外婆内心之伤?
又是一年春节,回家过年前夕,我又看到外婆的手仍像蝶一般在针与线中飞舞着,不,是无力地运动着。那双手再也不是儿时的那双手了。那上面是一块块褐色的死皮,块块茧子不知有多厚,摸上去,冰冷,而又沉重。外婆又笑了,可是那笑中,分明带着一丝苦意,她叹道:“外婆啊,真的老了。”
我也笑着:“不,外婆永远不会老。”可是我的心知道,外婆,真的老了,看着那件针脚歪斜的毛衣,我渐渐回忆起了我的童年。那件件外婆给我的毛衣竟然横跨了我的整个童年。
一年,一件;十一件,十一年!
这就是我的童年!
一笺烟雨,半帘幽梦。那根被我放走的时间的绳索,请你回到我的手中,行吗?
希望,童年不会远。
“儿子,你怎么这么高了,马上就要超过我了!”父亲看着正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的儿子,骄傲地说道。“那当然了,我长得可快了,哪天,我就要超过家门口的小树。不信,我们就在门前的树上钉个钉子,明年再看看长高了多少。”儿子不以然的说。
说干就干,父亲手里握了一把坚硬的小锤子,嘴里叼着一个闪着光芒、尖利的钉子,飞快的向树下走去,让儿子笔直地站在树下。儿子挺胸,抬头,一个立正,表情像一只小雄鸡一样神气十足,还高傲的把头轻轻仰了起来。此时正是金秋,树上的叶子缓缓飘下,落在地上,铺成一层厚厚的金地毯,一阵微风吹乱了儿子的短发,更加显得不可一世。父亲用一种欣慰而略带狡黠的目光盯着儿子,脸上有一种窃喜的神情。他先用锤子抵在儿子的头上,并与树干相垂直,然后蹲下身子,轻轻把嘴里的钉子取出,如抽烟一般用两根手指夹住按在树干上,最后便用锤子小心翼翼地把钉子钉一半在树干里面,儿子则在一边仔细地看父亲干活。
冬天来了,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色的时装,漫长的严冬即将来临了,父亲和儿子一起穿着厚厚实实的衣服,欢快地跑出了家,在这儿蓬松的雪地上奔跑,有时堆雪人,有时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中,春天也如约而至,这个世界流光溢彩,氤氤氲氲。花儿竞相开放,鸟儿在枝头高声歌唱,小河解冻了,万物复苏了,连在冬日里黯然无光的小树也重新焕发出光彩,展现出了新的活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父亲与儿子一起站在树下,欣赏着抽出纸条的小树。父亲突然发现去年钉上去的铁钉,上面已锈迹斑斑。父亲让儿子站在上面去比一比,儿子便得意洋洋地站了上去。本以为早就超过了树上钉子的高度,可谁知,比原来矮了整整一大截,儿子得意的神情瞬间凝固了,努力踮起了脚尖,但还是不能够碰到钉子,便奇怪地问正在一旁哈哈大笑的爸爸:“为什么我越长越矮了呢?”父亲则笑眯眯地回答道:“并不是你变矮了,而是小树长高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能用固定思维看待问题。”儿子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和爸爸一起回家了。
这句话,给了儿子许多帮助,使他深深地记在了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