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的一天,我来到果园。看见漫山遍野的鲜花竞相开放。走到门前,一股清香飘到身前,我不由地朝果园里走了走。
我先来到了橘子园,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橘子朝着我笑了笑,似乎在说:“我成熟了,我成熟了!快来吃我吧!”紧接着,我又来到了苹果园。苹果树又高又壮,一个个红通通的大苹果如同一些红红的小灯笼在闪闪发光呢!那里还有许多的农民伯伯在地里干活,他们身上的汗珠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钻石在闪耀!
然后,我来到了我最喜欢的一个水果园——石榴园。走进一看,里面的石榴像一个个胖娃娃在向我们微笑呢!有些屋子里的娃娃已经住不下了,都把房子给挤破了呢!有一些娃娃怎么也不出来,似乎很害羞!我摘了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尝了尝,又甜又凉,好吃极了!
我爱秋天,但我更爱秋天的果园!
这世上的桥种类繁多,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古色古香的石板桥,样式别致的石拱桥……这些桥,如同纽带,这头连着你,那头连着我。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桥是一幅美景,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浓浓的思乡情!
1984年,我国著名画家陈逸飞爷爷以周庄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双桥》的油画,轰动了世界。这幅画是运用油画和中国传统水墨画手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
陈逸飞爷爷1964年出生在浙江镇海的一户书香门第,1980年,他赴美国留学,海外生活让身在他乡的陈逸飞格外怀念故乡。童年记忆中的故乡美景,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可惜的是,随着社会发展,陈逸飞爷爷的故乡镇海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这让他感到非常惋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逸飞爷爷通过朋友介绍,花了整整六个小时,从昆山摆渡来到当时还非常闭塞的江南小镇——周庄。抵达周庄后,他深深沉醉。说道:“周庄和我的家乡镇海很像,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他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桥、人家无不透着熟悉,陈逸飞挥毫泼墨创造了那轰动世界的——《故乡的回忆——双桥》。
陈逸飞爷爷一生最情有独钟的就是双桥,从这幅画里我感受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最是故乡景迷人,陈爷爷的这幅画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故乡——扬州,二十四桥、五亭桥、大虹桥……故乡的这些桥也陪伴着我的童年,即便以后我走到多远,心中浓浓的乡情总是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