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眉如月,眼波流转,红唇微合,玉环点缀娇耳,黑发迎风不乱。不涂胭脂似乎也能颜压章丘。如此俏佳人,却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奈何世事难料,最终却落了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历史的长河留下了你的一抹笑,一丝愁。出身书香门第,嫁与丈夫赵明诚,你们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本以为可以相濡以沫,甜甜蜜蜜地生活下去。不曾想几年后,赵明诚竟疾病发作,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便卒于建康。
一段将近三十年的美满良缘,就此落幕。
这年,李清照四十六岁。赵明诚留给她的不过是十五车金石古籍。物是人非,她百感交集,但生活还要继续,她把物品寄托到在洪州的弟弟那里。然而造物弄人,当年年底,金兵攻陷洪州,丈夫留下的这些想念也大部分?逸。
后,李清照改嫁,命运非但没有给她幸福,反而不断地在制造噩梦。她的丈夫张汝舟在婚后逐渐露出他的真面貌来。原来,他并不是看上她年老色衰的容貌,也不是看上她无与伦比的才华,而是抱以最赤裸肮脏的想法——想得到她的收藏品。
怎能拱手相让呢?她不能忍受他的拳打脚踢。一怒之下,李清照将张汝舟利用欺瞒手法谋官职的事情上报。按宋律,妻子如果控告丈夫,无论怎样,妻子也要入狱两年。可她毕竟是她,她怎会惧?最终,两人双双入狱
还好,李赵两家有不少人在朝为官,在他们的帮助下,李清照不仅成功出狱,而且,她也终于离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渐入暮年的她没有子女,只能一人守着孤寂的小院。一日,一友之女来访。李清照愿将平生之学传授。不料那孩子竟脱口道:“才藻非女子事也。”她倒吸一口凉气,终于看清了生活。她学富五车,名满天下。最后却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秋风吹起,毕生的苦难终映在她那比黄花瘦的身子上。
‘“只恐双溪则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孤独的李清照坐在舴艋一样的小舟上漂在一条叫做“叹息”的河流上,漂流了几个世纪。
不知这些理解她的叹息之水能否让易安前辈的眉头舒展开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生便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历史上每一位功成名就的人,其身后都有一群贤士为其出谋划策。每当我们听到令我们不舒服的话时,不要生气,因为只有忠言才逆耳,只有忠言才能增进一个人的能力。
秦朝末年,项羽刘邦二人起兵抗秦,弹指之间,咸阳沦陷,项羽手握四十万重兵,身边更有范增为其出谋划策;而刘邦仅有十万人,实力两相对比之下相差悬殊,可在鸿门宴中项羽却自持实力强大,未听从范增之意诛杀刘邦,从此楚汉争霸四年,项王兵败垓下,项羽也未听他人之见渡过乌江,也便只好留下一段“不肯过江东”的传奇。可是他若听了范增的话杀了刘邦,也许国号便为楚;如果他回到了江东,那历史上也会少几分定数。
项羽一生戎马,却只因未听忠言而淹没在历史的风沙中,让人好不叹息。
有人说,刘备一生中最大的成功便是将诸葛亮纳入麾下,他最大的优点便是善言纳谏。刘备本一介匹夫,机缘巧合下与关、张二人结为兄弟,前后多少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可是刘备很谦虚,听从徐庶之言三顾茅庐,从此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就了一番大业。从计取荆州一路西进,拿下了成都和汉中,这其中诸葛亮功不可没,刘备也看到了复兴汉室的希望。从跟随何进平反黄巾,到魏蜀吴的三国鼎立,刘备在发挥自身才智的同时,也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因此,他能在有生之年建立与魏吴两国分庭抗礼的蜀国,而也是因为当年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前后几十年誓死追随刘备。
刘备虽终心愿未了,但他却因善言纳谏在其麾下聚集了一群誓死追随的人。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能进忠言,固而能在历史上留下“贞观之治”的记载,他自己也同样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的警句。再比如中国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他的成功背后少不了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开国将领的支持与谋划。可反观希特勒,只因一意孤行最终输掉战争。
文学家歌德说过“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的能力。”当我们难以寸进的时候,不妨听听别人的意见;当我们迷茫的时候,不妨问问他人的见解,因为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