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全家洗漱时间,我看见妈妈劳累了一天,已疲惫不堪,连坐下来的力气都没有。于是,我突发奇想地说:“妈妈,我来帮你洗脚吧!”
“不用!”妈妈拒绝了我,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终于答应了。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所以我紧张地呆在那里,不知所措,突然,帮助我的小精灵跳了出来,说:“想想你自己怎么洗的,就怎么给妈妈洗。”
于是,我拿起脚盆倒了一些开水,用手摸了摸,噢,有点烫,我又加点冷水,这下正好了。我要妈妈坐在我对面,轻轻地把她的脚放在盆里,妈妈很享受地说:“好舒服!”“后面还有更舒服的!”我得意地说,于是,我把所有自创的洗脚法都使了出来,我用手使劲搓她的脚心,再用水浇一浇。妈妈痒得咯咯直笑。之后,我不停地拍打水面,水花溅到了妈妈的脚背上,像是在给妈妈按摩。最后,我用毛巾将她的脚擦干,并涂抹了香香的护肤霜。成功!
等我起身的时候,我发现妈妈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风景随心,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有山顶的风景,沿途有沿途的风景。如果我们走得太匆忙,忽略沿途的景色,那么收获的只是一路的疲惫与满目的苍夷。但如果我们用欣赏之心去观看远途的风景,收获的便是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俗话说,境由心生。即使你身处逆境,只要以乐观之心去看待,你将发现,逆境中的风景也别有洞天,不同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风景也各有千秋。苏轼的豁达在于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次逆境,他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面对亲人的分离,他虽有望月之叹,却也懂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心怀对团聚的向往,所以他心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风景。苏轼,一代词人,以乐观之心向前看,他的洒脱,在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的不羁,在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虽然他的一生被贬,居无定所,但他以四海为家,“既来之,则安之”,平静地欣赏沿途的风景,故而他笔下的风景亦是绚丽的。难忘丰子恺《豁达开朗》中曾写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生活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生活。人生即是如此,心若在,风景就在。心不在焉,再明亮的光也照不进你心中的角落。风景随心,境由心生。
尽管土地贫瘠,道路曲折,但是却仍有许多人选择在这里驻扎,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垦荒地,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秧苗,他们把这里育孕成美丽的田园,一花一草有了他们的世界,乡村的一缕缕青烟折射出村民的质朴勤劳。因为心在这里,于是他们忘记贫困,致力于耕作,在他们眼中,乡村的一切便是最美丽的风景。
陶渊明隐居山林,即使“环堵萧然,箪瓢屡空,”却也怡然自得,因为心在田园,所以他领略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