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回首走过的十三年的岁月,时间的波浪已冲淡了许多回忆,唯有那件事还历历在目,因为那件事,我做对了。
记得那是一个阳春三月,走在乡间的林荫小路上,树木已发出了嫩绿的枝芽,弱小而别致,已是黄昏,夕阳下的村庄美得像一幅水墨丹青,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我漫步回家,刚开家门,便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鸟鸣,隐约又觉得有些凄切,我好奇的寻声望去,是只燕子,从哪里来的?姥姥告诉我,是姥爷那个“爱鸟迷”见春天来了,便寻了个借口,从他人手里弄回来一只。
我看向小燕子,却意外发现它卧在窗户的角落,一张小喙紧闭着,黑溜溜的漂亮眼睛看向窗外,仿佛有道不尽的哀愁。我微微一愣,恍然间,好像看到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从它的眼角悄然落下。这神态像极了一个可怜的小囚徒渴望着遥不可及的自由。一定是我想多了吧,我定定神,不忍心再看它了。那一夜,我失眠了。
第二天早上,姥爷有事,吃罢早餐便急匆匆地离开了。我再次看向小燕子,它依然愁苦地望向天空,我想放了它,可是想到姥爷对它爱不释手的样子……我犹豫地走向它,它惊慌了起来,突然转过头,死命地用小喙啄着笼子。笼子的木头表皮很快落下,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钢铁支架,小燕子仿佛不死心,但残酷的现实却让它明白:它出不去的。小燕子绝望地望着窗外。那一刻,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放了它!我拎起笼子,冲向屋外,打开笼子,碧蓝的天空迎着小燕子轻盈的身体,阳光温柔的照在它美丽的羽毛上,看着小燕子消失在我的视线,仿佛阳光也照进了我的心里。
思花开花落,忆云卷云舒,每当想起这件事时,我都不禁轻轻扬起嘴角,心里觉得自豪极了。
溜溜的东风带来一天的黑云,挡住了那巨龙喷吐的金光瀑布,也压在我的胸口。
考砸了!仿佛一声雷鸣在我耳边炸响,鲜红的分数耀得我眼睛发花。回到家,我躺在床上,想着这次惨不忍睹的成绩,“唉,算了吧,下次好好努力……”“算了吧!又是算了吧,这都多少个‘算了吧’?”我懊恼地抱着头,“难道自己就不能努力,不让下次再有‘算了吧’吗!”想到这,我一股脑爬起来,将数学试卷的鲜艳分数摆在面前激励自己。
我拿出武器——笔记本,先将所有概念和性质都牢记了一遍。我记得很投入,一记就是三小时,中间连母亲给我端水果也没察觉。熟记概念后,我又拿出另一件武器——练习本,经过几道小题热身后,我又碰到那道最令我头疼的切线理由题,然而我已经将切线的概念熟记于心,就轻松地完成了,“过半径外端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与标准答案写得一字不差,我信心倍增,又练习了几道计算题,我欣喜地发现,在概念掌握熟练后,将这些概念运用进题中就能解决了!最后一道压轴题来了,它又是圆——这个毫无破绽的家伙,我几次拿着长矛也没能冲破。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笔记本上记过多次的基本图,于是我连出辅助线,再通过“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等定理,我终于击败了圆这个怪物!
接下来的几周,我每天依旧淹没在题海中,虽然少了许多闲暇欢娱的日子,可是我却在不断享受着做出题目的喜悦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己,体会着孔夫子提出的“乐”于学习的过程。
又一次阶段性测验到来了,我十分期待检测出我在这段没有闲暇欢娱的日子中获得的进步,虽然笔记本、练习本这些武器不再身边,可我却毫不畏惧——因为我早已将它们牢记在我的脑子里,沉着地做出了所有题目。
拿到成绩后,我激动地跳了起来。的确,在这段没有闲暇欢娱的日子里,我享受着挑战的过程,而成绩也终究没有辜负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