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一季缘来,一季缘去,开败总归尘。谈及落花,落的不仅仅是花,还有与花一同飘落的时间,和与时间有关的故事。
记忆中,温婉的时光从竹林小路疏疏地落在外婆的银色白发丝之间,这便是我童年中的小美好。熟悉的小院里,桌上放着一碟素菜,一碗白粥。屋前是一片竹林,几株梨树,几处花丛。偶尔有客人来访,就会煮上一壶清茶,端来一碟花生米,与他们谈着天南地北,永远摆不完的龙门阵。偶尔闲下来,拿起那把不问尘世的竹扫把,拂过那覆着落叶的石板路。忙碌时,在田垄间耕地,挖地,就是一天的生活了。
恍然间,才知道自己尝过清欢滋味,在凡尘俗世里的那座小院,外婆守着厨房中那微微炉火,熬着淡淡的时光。
在梦中,小院里那人的轻柔的声音萦绕久久,是外婆。通过那扇风一吹便吱呀吱呀响的窗户,看着那半遮着、害羞着的明月,在外婆那永远听不厌的故事中,醉倒在温柔乡里,游戏在童话镇中。偶尔飞过那骑着飞天扫帚的女巫,在小院中撒下几粒糖果,陷进那了一汪清澈的月光泉里。有时候,我捏捏外婆那张布满皱纹、眼眸深邃的脸,确认一下是不是吃小孩吃的嘎嘣香的熊娘嘎婆。
有外婆陪伴的梦想,满是浮生好梦。在那时光悄然流逝的浮生小梦里,外婆的故事中的他们,酿着浅浅的甜蜜。
烟花落尽,挑灯回看,岁月荏苒。曾经那个一蹦一跳的赤脚小姑娘,已长成在暴风雨中不低头的大姑娘,回小院呆着的时光渐渐少了,外婆头上也换上了洁白的云朵。小院落得个冷清。到了夜晚,外婆便打开了电视,得个声音热闹。一座院落圈住了一棵树,一个人。
世间的事情纷纷扰扰,如一树杂乱的落英。不见所思之人,却念起所拥之事。
一树花落去,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人之常情。不过,想念起千里相隔的外婆,她的身影并未被落花遮住,而是愈发清晰。
亲情、友情,细细体会,便可知道:爱,只在细微处。
深秋后的傍晚,已冷的让人瑟瑟发抖,惆怅般的凄凉。鸟儿的叫声划过已近颓废、形色暗淡的树梢上,羽毛划过树枝惊下一片枯黄的叶子。夜晚的雨水,清凉,浇灭了鸟的身影。只惜,稀稀拉拉的小雨,打皱了嫩芽。
妈妈今天说好了要来接我的。可是“哎,怎么还不来?”人越走越多,直到后来,只剩自己的影子和凋零的大树,并且都在风中摇曳着,凄凄惨惨、孤寂无助。别的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只有我,站在细微处,等待着。
又过了一会,本已暗淡的天空再一次借着乌云的面纱来挡住自己的脸庞,变得十分娇羞。冷,冰寒,刺骨的凉。
紧接着,又一阵寒风“飒飒飒”的吹来。可虽心中想着可太阳,但是寒冷还是往我身体里钻,促使着我迈步向前走。此时,我的身体已僵硬,微微触碰便会粉身碎骨。不知不觉的,我走到了电影院,虽已下雨,但任然有人在电影院门前徘徊着,等待着。里面传来了温暖的气息,使我想起了生活中每一细微处妈妈对我的爱。
我回忆起了上次妈妈带我去影院看电影时的情景。电影院里面灯光灿烂,宛如太阳发出的灿烂光芒,温暖我心。还记得,电影开演了,电影院里的灯光瞬间暗了下来,我惊呼了一小声。是你,把我搂在怀里“别怕,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一直依偎在这儿,心中却揣着一颗太阳。哎,只怪这烦琐的细雨,打破了我想象的思维。妈妈的爱也开始升华,并混在潮湿的空气中,一起弥漫到每一细微处。
我无法穿越出时间画廊,我只好站在路边,听树叶诉苦。树林内,吹过一阵惬意并的微风,便像母亲充满关爱的话语,又从这儿吹向细微的远方,令人怀恋。
英国作家简斯奥丁说过“出现在阳光之前的一定是阴雨,等待是最好的归宿。”是啊,往往关爱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然而,这才是细微处的爱。
细雨依依,无声寂静,洒下一弧弦月。我依然明白——关爱中飘逸出母爱的情怀。只见一个熟悉的轮廓向我走来……爱,只在生活中每一细微处弥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