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儿歌声声入耳,好似把我带回了那个旋转木马的时代。
记得五岁那年,奶奶带我去儿童文学玩。我一进公园,就看上了那精致美丽的旋转木马,便迫不及待爬上去玩。音乐响起,旋转木马随着音乐节奏有规律地一起一伏。那时的我,有些胆怯却充满好奇心。坐着旋转木马,一轮又一轮,总是看着同样的风景,但每一次看都充满期待,期待接下来的风景会不会有所不同。随着木马的一起一伏,一起一伏,多少轮回,多少风景。终究还是定格在那一瞬间,旋转的木马,旋转的童心,我不知道何时再能回来……
再次与旋转木马相遇,是在上个暑假。去外地游玩时,我看到旋转木马,比八年前精致许多的旋转木马。我瞬间又找回了那时的兴味,忘记了自己已是成熟谦逊的少年,再一次坐上旋转木马,我又想起了当时的场景,一幕幕,一页页,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段记忆,好似点燃了我内心一直被其它掩盖的童心。久违的童心啊!是一去不复返,还是一直在我内心徘徊,从未离开。
换了木马,换了风景。但终究还是转在这个圈子里,转在这个童年的圈子里,童心是圆心,旋转木马便是半径。
时间啊,它真是个顽固派!它是要走的,是乘着旋转木马走的,奔奔走走,兜兜转转,一点一点,把童心鲜艳的颜色一层层抹去,渐渐淡去……但我该庆幸的是,我还保留着童心最本质的东西,那便是可以放下一切杂念的单纯和不忘初心,专一永恒的坚定信念。
旋转的童心是永恒的,即使中途停下,换一批“旅客”,也不会改变行驶的方向。
吉他是我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没有了它,会让我觉得生活没了乐趣。
记得四年级时,有一天,我和妈妈去狂街,路过一家琴行,看见里面搭着一个舞台,下面还有几十张椅子,我非常好奇,于是在那边等了一会儿,演出刚开始就看见两个捧着吉他的人走了出来,他们坐在椅子上,手指在吉他上灵活地扫来扫去,琴声如一股清泉叮叮咚咚地响着,两把吉他的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雨过天晴的空气,让人感觉舒服,我瞬间被这“大家伙”吸引了,报了吉他班,开始正规的练习。
刚开始基本的拨弦根本就难不倒我,随手一弹就是一串优美、悦耳的旋律,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勤奋的练习,一个乐章结束了,我收获满满,第二个乐章是和弦,老师说学起来有点困难,让我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半途而废,我满不在乎地回答老师:“没事,能有多难,我一定能学会的。”于是,老师开始教我认识和弦和如何按和弦,我看老师弹起来多流畅啊,得心应手的,我也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来,可弹出来的却是嘈杂的噪音,好像晚高峰时堵车的汽车鸣笛;小摊的叫喊……听着这杂乱无章的音,我皱起了眉,心里抱怨道:“这怎么那么难!”但是我又不甘心,回家后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还是没有好转,这使我想彻底放弃了,把琴扔在一边,去看电视,换频道时,无意中看到一本励志片,内容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失去双手,但她还是努力学习,这使我非常内疚,于是,又捧着吉他开始练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考到了三级。
吉他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让我懂得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