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付出,爱是给与,爱是奉献,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你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爱像春雨一样滋润万物,爱的点点滴滴,汇成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四处洋溢着爱的雨露,因为有爱,我们欢乐,因为有爱,我们幸福。
我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是爸爸既当爸又当妈把我拉扯大。虽然缺少母爱,但父亲的爱让我倍感温暖。
记得在炎热的夏日,一个简朴、干净的房间里,一位父亲经常为熟睡的女儿扇风,女儿倍感清凉,可父亲的额头上却是晶莹的汗珠。父亲,您给予女儿的爱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让我倍感温暖。
每当天下雨的时候,一放学,我一出大门,准能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撑着雨伞等着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是您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喂我吃药,让我多喝水,给我做可口的饭菜……爸爸是个很平凡很普通的农民,但他却是我的天。他时常点燃我心中的火把,为我导航回家的方向。
爸爸常对我说:“好好学习,才能改变你的命运,长大了才会有轻松的工作干,才能挣更多的钱。”是呀,爸爸是我毕生的骄傲,爸爸给予我一切的一切,我一定好好学习来回报他,“爸爸,我爱你!”
选择希望,拼出未来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中,票房稳居第一,带着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信任与欣赏,我对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特别高。
结果,它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我的期望,它充分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力量,感情的伟大。在庞大的宇宙系中,渺小的人类用他们渺小的力量创造希望,守护地球。
机器人那么强大,那么理智,为什么统治不了世界?他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给你最佳的解决方案,就像柯洁和阿尔法狗的对决一样,接近围棋上帝的阿尔法狗太出色啦。人类最顶尖的围棋选手面对人工智能,也一样不堪一击。
但是人类拥有机器永远无法代替的东西——爱。“爱”包括了太多,人类可以为了爱,抛下一切,而机器不会,他们没有感情,他们终究不是人类。
《流浪地球》中,在灾难前,或者说是事关人类存亡的大灾难前,机器人莫斯(,MOSS)选择了生存;人类,选择了希望。
王磊上校身上背负着的希望,是他死去亲人的希望,他的任务就是让火种安全到达杭州,不惜一切代价,包括队友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做了队友周倩、刘启、韩朵朵眼中的恶人,也正是这不一般的恶和坚持,成就了最后翻倍的希望。
刘启的希望一直都很简单,他想让妹妹韩朵朵有更好的生活,想让他的姥爷安心离开这个世界,想带他的家人回家。他希望达成的最后一个台阶就是让地球不被毁灭,他身体里那份饱满的爱,可以为了希望,全部牺牲。
韩朵朵从一个不理解“希望是什么”的不良少女,到最后的用希望呼吁起人类希望的英雄少女,她经历了爷爷的牺牲,哥哥的坚强,同伴的努力。她看着,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对希望的理解,通过电波信号传输到每个人脑海中。
刘培强中校选择将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绝所谓的理性,拒绝像机器一样思考,带着30万吨燃料奔向木星。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他的耳边,是17年未见面的儿子的呼唤;他的前方,是有去无回的木星。
“你就数,一、二、三,抬头,就能看到爸爸了,这次,你一定能看到我。”刘培强中校带着他对妻子的愧疚,对刘启的思恋,对老马与他的友谊,点燃木星,点燃35亿人类的希望,换来了地球脱离木星引力的成功。
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超级英雄,孤身一人去闯虫洞,也不是复仇者联盟里,寥寥几人就可以拯救世界。人类的全部救赎,希望,分给了每个人,只有全部人类一起才可以拯救世界,拯救这个被联合国抛弃的35亿人类。与其说是人类共同体散发出的团结一致的强大魅力感动了观影人,不如说是观影人因为这部电影,唤起了内心的那一刻英雄心。
无论最后,命运将我们或者地球变得怎样,我们都选择相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