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我的故乡。我记得,秋天是故乡最美的时候:记得秋,是林荫路上青色石砖变成金色的时候;记得秋,是黑色柏油路被漫天的“蝴蝶”覆盖的时候;记得秋,是银杏树叶变黄的时候;更难忘的是,秋,那满城仿佛要溢出来的桂花香。
桂花那四瓣花瓣,每一瓣,都充满新生的鲜艳颜色;每一瓣,都蕴含着甜甜的香气。
还记得我最喜欢的老师,正是在这满城桂雨的季节认识我们的,桂花好似我们之间的引子。那次上课,我坐在窗边,窗户打开着,任凭屡屡桂香流进教室,每吸一口气,都带着浓浓的桂香,我们和陈陈投入在课堂里,直到下课,才发现桂花为我们带来了惊喜——窗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金黄色桂花,这一层散发着甜甜香味的“小毯”,比最柔软的波斯地毯还要可爱。一朵桂花悠悠地被风吹落下来,打着转儿落在我的掌心,似乎秋也被我捧在手心里……
桂花除了观赏还可以温肺、散寒、止痛,可我却觉得,桂花可令人清醒,因为不知何时起,我爱上了清晨的“满陇桂雨”。
清晨,西湖薄雾未散,微风已起,桂花露水未干,却已飘香十里。桂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一朵朵飘落在我的肩头。找一间茶馆坐下,手边一杯花茶,手捧一本书,慢慢品着,窗边,一枝桂花从窗口探进,在这间复古的茶馆里,散发着幽香。不说别人,至少我和我的思绪是浸在桂花中了,醉在杭州的秋色里了。
这几年,我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看过许多或浓或淡的秋色。可是,无论宁波的舟山还是北京的香山,哪里的秋色,哪里的桂花,都比不上杭州的满城飘香。“月是故乡明”我认为“花是故土香”。难忘家乡的桂花,更难忘杭州,这个美丽的故乡!
不管身在何处,不管所在何时,我心中总有那么一片广阔、温暖而又美好的地方——那是留给家乡的。家乡,是我心中永恒的情结。
对于家乡最初的记忆,始于多年前孩童时代的印象。坐在颠簸的三轮车中,窄窄的道路边种满了樟树,绿树成荫,阳光透过一片片规整的树叶的缝隙,在道路上留下一块块闪耀的,金色的光斑。路边,一家家小店的招牌有的已略微泛黄,有的掉了漆。这时,塞一颗紫黑色的杨梅到嘴里。童年时,这就是家乡。
渐渐长大,我进入了小学,戴上了红领巾,我开始渐渐了解家乡。我的家乡,在宁波的慈溪。慈溪,顾名思义,是慈孝之乡。这里,又董黯孝母的震撼人心的孝道,有酸甜可口的特产杨梅,有传统点心宁波汤圆,也有风光秀美的峙山公园和古色古香的鸣鹤古镇。
慈溪,是一个沿海小城。江浙一带,素来有“鱼米之乡”之称,而慈溪,似乎非得要违反江浙人依靠河湖而生的规律,对海鲜情有独钟。这儿的人们一日三餐,可谓是餐餐少不了海鲜。慈溪的杨梅,不敢说声名远扬,但也算小有名气。这里的人们,对杨梅树就像对待樟树一样的习以为常。杨梅个个饱满,紫黑紫黑的,长着的小刺早已变软,不再扎手。取一颗送进嘴中,酸甜的味道立马在舌尖蔓延开来,令人回味无穷。这里的鸣鹤古镇也是古色古香:一栋栋低矮的建筑都是白墙黑瓦。看着这些建筑,似乎能嗅到历史的气息。
我在渐渐地长大,而家乡,似乎也在和我一起,不断进步。渐渐地,曾经道路上随处可见的三轮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飞驰的汽车;那一家家招牌泛黄了的,掉了漆的小店不见了,变成了一家家崭新、干净而又整洁的店铺。看着这些场景,我心中既喜悦,又惆怅。现在的慈溪,高楼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大厦林立在文化商务区,银泰、保利等商场中人来人往,一辆辆汽车在大马路上飞驰向远方……
慈溪,我的家乡。在这片美丽而又丰饶的土地上,我收获过喜悦,洒下过泪水,播洒过汗水。在这里,我渐渐地成长。我爱这里,因为这里,是我生长的故乡。
在我的心里,永远有一段解不开的情结。那,就是家乡。在我疲倦之时,它永远会对我敞开怀抱,给我停下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