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每给别人带来快乐。其实,偶尔也可以给自己一点快乐。快乐是可以和朋友分享的,快乐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
快乐,顾名思义就是高兴、开心,不论是自己或者他人。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惜让别人付出代价,将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可是,我呢?为了他人的快乐,而不顾自身。因为我一直相信,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只要他人快乐,我自己就会快乐。
在为别人创造快乐的同时,我却不会给自己创造那么一点点的快乐。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微笑抑郁症”。为什么?我不断的询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用一个别人疑惑不解的形象去让他们快乐,让他们开怀大笑。但是,我自己却像一只受伤的小兽,独自一个人在黑暗中舔着伤口。也许只是误解,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好听叫活泼爽朗,难听却是“疯疯癫癫”。以前的我以为自己是无比的快乐,可一次又一次的现实打击,让我逐渐崩溃。直到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句话“有付出是否也都有回报?”这句话令我思考了好久,可是在嘴边的答案却偏偏在和我捉迷藏。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好像变了。我开始收起了笑脸,对人不再像之前那般热情。我只是一个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论是什么,只要我认为我自己是快乐的,为我自己创造那么一点点的快乐。不想让自己在这短暂的一辈子中,我在为别人付出,却什么也没有。真正的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我明白了自己真正应该做什么,我并不是使他人快乐再考虑自己是否快乐。只有我自己真正快乐了,我才能分享给别人快乐。
我不敢说快乐是什么,我只能说,快乐像一支清晨的歌,使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快乐像一道秋天的阳光,温暖却不热。
留一点快乐给自己。
花开花落,潮涨潮落,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过,每一天都过得平淡无奇,除了那一天,让我记忆犹新。
暑假到了尾声,还有两天就开学了,在一个清风徐徐的早上,我们一家人准备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
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看到了隐藏在淡淡薄雾中的小山村。
村里人烟稀少,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艰难地走到了爷爷奶奶家。这时,爷爷正在院子里劈柴,微黄的阳光洒在他瘦削的肩膀上,有一种抚慰心灵的震撼。望向爷爷的身后,还有一堆木头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没有劈,“啪!啪!啪!”只见年迈的爷爷双手紧握着有些钝的斧头,“��”地一声用力地劈在木头上,木头随声分成两半,爷爷有条不紊地将劈好的柴堆放在身旁。爸爸见状,赶忙拿过爷爷手中的斧头,我心疼地扶爷爷坐下,为他倒了一碗茶。爷爷的头上汗如雨下,看着爷爷两鬓斑白,头上的皱纹一层又一层,眼神黯淡无光。目光好想望着远方,又像望着劈柴的爸爸,他眼神里的感情太多,是寂寞,是慨叹,我读不懂……
我整理思绪,想起了疼我的奶奶,向爷爷询问了奶奶的踪迹,便飞奔去菜园。
老远望去,一个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老人映入我的眼帘—奶奶!奶奶仿佛心有灵犀地抬起了头,口齿不清地叫着我的小名,我高兴地跑了过去,奶奶摸摸我的头,继续弯腰摘菜,我见奶奶身体有点吃不消,拉着奶奶回去,可奶奶说:“小乖,菜还没弄好呢,你先回去啊,不要往地里来,脏!听话啊!”“不行,走嘛走嘛!爸爸妈妈还在家里等着你呢!”我撒着娇,硬是把奶奶拉了回去。
中午,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茶足饭饱后,我沿着爷爷家门前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向外走出。可谁知,刚走了十几步,听到了奶奶的呼唤,回眸间,这栋带着裂缝,破败不堪的土房子完完全全的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不禁心头一颤,这可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啊!这里人烟荒芜,就住了两三家人,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崎岖的山路,山上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覆盖。以前满山坡都有我快乐的脚步声,山谷中回荡这我与儿时小伙伴们的笑声,现在我却害怕独自一人踏入这个小山村,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唉,这是我的“根”啊!
心中百感交集,竟不知道如何表达……
车子渐渐远去,只留下爷爷奶奶的身影消失在薄薄的烟雾中,一同消失的还有这孤独寂寥的这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