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家,总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家乡对我来说,也很温暖。近年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我的家乡——太平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里没有繁华美丽的街道,没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每逢集市道路还经常堵塞,非常不方便。还记得,小时候的一天,我跟着奶奶去镇上买东西,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不小心被石头拌了一脚,跌倒在地,弄了一身泥巴,看着自己漂亮的衣服弄成了这个样子,我哭着扑进奶奶的怀里。
如今进入太平镇,广场美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玫瑰花,设计新颖别致的文化广场,最最吸人眼球的当属广场中间的竖立的三块大石头,很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电视剧中的“三生石”,草地间有栩栩如生的泥人,瞧!那里有赶驴耕地的农民,有挑石造桥的工人,有玩游戏的小孩子,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生活。
农民富了!老家东平村的农家宾馆像雨后的春笋,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鸡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
大山绿了,近年来,政府充分挖掘老家山高、林密、石奇等资源优势,开发建设老界岭风景区,如今置身老界岭,看界岭云海,听犄角松涛,探幽谷深涧,赏烂漫山花。真可谓“界岭美,惹人醉,不思归!”
目睹家乡的新变化,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把家乡打扮得更美丽,让天下的游客都来游览!
年,悄悄的,喜庆的,迈着深情的步伐,款款而来。
今年的年味儿少了鞭炮声声,确实,静悄了几分。不过,和奶奶一起做糯米肠的年味儿倒越发浓了。
弟弟猫在厨房门口,时不时地往里瞅瞅。“姐姐,什么时候开始做糯米肠啊?我想吃了。”“口水流下三尺长,原瞅是个馋。你这小馋猫。”我强压蠢蠢欲动的心,假装漫不经心地说。
做糯米肠的工序,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
奶奶早早地就把猪肠内外清洗干净,像吹气球似的,将肠子打足了气,用稻草将两头扎紧,晾晒好,现在拿出来,猪肠就像一条条长根空心黄香肠。
我和弟弟跟着奶奶做糯米肠,可以说是相当有模有样,呵呵。
只见,奶奶先把肠子一头的稻草解开,接着就往肠子里面一小撮一小撮地灌糯米,灌一会儿糯米,加一会儿水,当整条肠子看上去水和糯米分配基本均匀,且八分左右饱满时,奶奶拿起稻草把刚才解开的口又紧紧地扎回去了。我很纳闷,没有停下,继续往里面加水和糯米。奶奶忙制止我:“我的宝贝,快停下,差不多,可以扎口子了。”“奶奶,您怎么知道这样就好了呀?”我不解地问道。
经过奶奶的一番讲解,我明白了,做糯米肠也是相当有讲究的:糯米灌紧了,煮的时候肠子容易炸裂开;灌松了,肠子又会像稀饭一样没韧劲,需要把握好尺度。
六根糯米肠做好了,打开煮着猪头的锅盖,一股猪头肉特有的年味香扑鼻而来。“噗嗤、噗嗤”一根根糯米肠顺着锅沿像蛇一样滑入锅,原本欢喜雀跃的猪头静了下来。奶奶把火镗里的火减了减,这也是烧糯米肠的一种讲究。
再次打开锅盖,水汽像爆炸似的往上冒,直扑我的眼镜,一片朦胧,整个厨房仙气缭绕,带有黏黏糯米味道的仙气是年的味道。
一根根小小的糯米肠,连接着年,连接着爱,连接着你,连接着我。
时光翩跹而去,但,年的味道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