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许多事情会给我们留下印象,而“学自行车”这个经历带给我的启示最让我印象深刻。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从美术班儿走出来,正准备自己回家,突然看见了妈妈,她竟然推着一辆自行车。奇怪,妈妈一般都是骑着电动车的呀。我急忙走过去,妈妈笑着说:“来,昕�t,我教你学自行车。”我心里一惊,不情愿的接过车把,噘着嘴坐在了车座上。上次学自行车摔的我疼了好几天,这才刚从学车的噩梦中醒来,妈妈咋又……
才刚开始,我就差点摔倒,还好我现在长高了些,脚可以挨着地了,要不又惨了。我正暗自庆幸着,妈妈却说:“脚不能一直挨着地,要把车头摆好,用力蹬,你这样蹬一下脚就着地,啥时候能学会?”“好难呀!我画画画的手疼,不想学了,咱改天吧!”我喊道,语气中带着抗议,希望赶紧回家,不学了。妈妈不但没心软,反而更加坚定的说:“你这是第几次打退堂鼓了?今天必须好好学!”没有办法,我只能继续学……
学了好一会儿,我摔倒的次数渐渐少了,慢慢把握住了平衡,这就是妈妈说的“车感”吧。妈妈扶着车跟着跑,好几次避免了车摔倒,我扭脸一看,妈妈也是满头大汗,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妈妈这么辛苦的陪练,我不学会太对不起她了。我不顾摔倒的疼痛,继续努力练习,在我的咬牙坚持下,终于可以骑一大段距离了,可还不太熟练。看到妈妈为我加油,我更有信心了,练起车来更有劲儿了。
“太好了!”我平平稳稳的骑在小路上,我终于学会了!妈妈高兴的给我竖起了大拇指。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只有认真真真的学,不怕困难,不怕吃苦,才会有回报,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吧”。
“哈哈哈,哈哈哈”,一声声欢笑在楼下回荡,虽然没有炮仗、烟花,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年的向往、期待。我与一众小伙伴在楼下狂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新年的杭州比以往更加灯火通明,街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假如灯火是点,那流动的车辆、穿梭的行人就形成了线。线条优美流畅,点、块干净利落。单看夜晚,天空刚刚拉上帷幕时,火红的灯笼就一点一点亮起来了,远方嘈杂的人声也一点一点变大了……若再晚一点,人群就像流水,高楼耸似高山。流水流尽了,街边的灯具也就亮了,商铺也就关门了,暗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又过了一会儿,每家每户开始吃年夜饭,给萝卜插上烛火,香,在铁盆里烧上纸钱。浓浓的燃烧味儿在屋子里散开,占据了每一个角落,有些呛鼻,但我却觉得这燃烧的味道是快乐的味儿、也是春节的味儿。
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流动的点、线,我静静地听妈妈讲述旧时的年,妈妈说:“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那时有吃的、有穿的、有看的、又有玩的,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有时还能见到一年只能看见两三次的朋友。大家都聚在一起,大人们谈论着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事儿,小孩儿们围在一起,放着烟花,在小道间奔跑,在田野里游戏……虽然都是过年,但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静静地听着,无限的感慨涌上心头:是啊,就像妈妈说的虽然都是过年,但感觉是不一样的。以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吃上好吃的东西就已经很开心了;而现在,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好吃的东西随处可见,所以对过年时穿新衣,吃好吃的期盼也就变淡了,只留下对亲人的祝福,来年的展望。
同样的春节,不同的期盼,从祖辈对小家的期盼,到现今对大“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