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很爱画画,在少年宫的兴趣班里总爱随手画一些当时觉得无比美丽,但现在看来幼稚到可笑的画。
房间大扫除。我一点一点地清理自己的小小空间,却无意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一堆儿时的画,在地上一张张翻过去,翻到了一朵极为美丽的荷花绽放在画纸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荷花,我就是现在也画不出来这样的画呀!哦,对了,那幅画是老师送给我的呀……那天,兴趣班的秦老师教我们画荷花,老师纸上一朵朵盛开的荷花都牢牢吸引着我们的眼球,那是老师的画,无与伦比的画。
秦老师亲切地一点一点讲述画荷花的技巧,年纪小小的我们哪会懂得这些精湛的画技呢?一个个小小的心早就已经开始幻想自己的画了,我也不例外。我们装作很认真的样子,时不时还点点头。秦老师讲完了,我们在短短5分钟内,就把铅笔稿勾完了,一个个屁颠颠地跑去拿水桶,拿颜料盘去了。谁知——地上有一颗小石头,我一不小心,就被绊倒了,灌了水的小水桶和装了颜料的颜料盘飞了出去,洒在了地上。
我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地板灰,才发现好好的地板已经变成了一幅抽象画。这可怎么办?我的心跳骤然加快,很想加紧脚步飞快逃离现场,小脑袋里在想:要是老师批评我怎么办?要是老师不喜欢我了怎么办?千千万万的顾虑从脑袋里蹦出来。本在帮我们修改铅笔稿的秦老师闻声赶了过来,问道:“是哪个“小毕加索”这么不小心啊?”我心里纠结的很,想说又不敢说……如果骗老师的话,老师说不定会更生气呢?而且妈妈经常说,做人要诚实啊!想到这里,好像给了我无限的勇气,我终于举起手来,承认了自己和小石头是罪魁祸首。
老师并没有责怪我,只是摸摸我的小鼻头,说:“下次可不能这么不小心了!”说完,便用一支很大的毛笔,在地上画了西子湖畔的一朵朵荷花,美丽极了,使整个教室立刻熠熠生辉。事后,老师夸我是个诚实的孩子,把她画的画送给了我。
这次诚信的考验给我洒下了诚信的种子,在我小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绽放成一朵荷花……
都说“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我的妈妈就是湘潭人,那里不仅人杰地灵,风俗也是别具一格。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整个小镇都会格外热闹。
腊月二十七,外婆早早地叫我起床,带着全家老小一同前往集市。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川流不息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我们挤了半天才来到集市里。辗转几个摊位后,我们的双手便拎上了五花八门的年货——甜甜的柿饼,各式的瓜子和坚果……人依旧熙熙攘攘,我们也在这人海中挑选着做年夜饭需要的食材。时间随之飞逝,我们满载而归……
除夕,外公叫上家里的年轻人贴起了春联。我负责在门上贴“福”字,这下可闹了个乌龙,我把“福”正摆着贴在门上,正想向外公展示,可没想到外公却说:“哈哈,这‘福’字要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我急忙把“福”倒过来。这接下来,便是做年夜饭了。“湘菜”最大的特色就是——辣,几乎所有的菜都掺杂着辣椒。长期生活在杭州的我可不擅长吃辣,即使爸妈都是“无辣不欢”的人,但我却没能遗传到这一点。
来到厨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大土灶,扑面而来的是煸炒辣椒时的油烟味。“咳咳!”我被呛到了,连忙捏着鼻子跑出厨房。晚上的年夜饭,果然不出我所料,放眼望去,几乎所有菜都放了辣椒,辣椒扣肉、剁椒鱼头、腊肉鱼……真是“湘味十足”啊!好不容易有个看似没有辣椒的菜,我便夹了一筷子,没想到被辣的够呛。最后幸亏有糖油粑粑和毛氏红烧肉来填饱我的肚子。我想:以后一定要学会吃辣,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湘妹子。
一个暖炉,一张小桌,把全家人都围在了一起。家人齐聚看春晚,一起听着新年的钟声响起:“5——4——3——2——1——新年快乐!”与此同时,新年的鞭炮声、众人的欢呼声也随之响起,这个寒冷的夜晚也变得温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初一的早晨,鞭炮声响彻云霄。长辈们会在今天给孩子们发红包,祝愿他们新年学业有成。孩子们这可高兴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天真……火红的辣椒,鲜艳的春联,喜庆的鞭炮声,还有那收到红包时灿烂无比的笑容……这些事物无不充满浓浓的家乡味。但家乡的味道,不止有“湘味”,有压岁钱,更有家人围坐炉边时的温馨与快乐,更有长辈们对晚辈们真挚的祝愿……
家乡的味道,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