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返老还童读后感6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32

今日我读过《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返老还童》一书后,我不禁被书中的情节所感动,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本书主要讲述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在妈妈的激励下,发明了一种永葆青春的药丸,可是发明还未成功时,爸爸的发明就让人剽窃了并大量出售,虽受到了人们的大量抢购,但这种药丸有着巨大的副作用,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杨哥和爸爸将拯救世界。

书中的爸爸和“我”十分正直,不为金钱财富所诱惑,决不去干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典故故事。

宋朝的包拯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好官,他在任期间,正直廉洁,从不收受贪污官吏的贿赂而颠倒是非。他不惜与权贵豪门斗争,反目成仇,甚至受到追杀,只求为百姓申冤,为求一份正义而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成为了受人爱戴,名扬天下的一代清官。

同样的,海瑞也是明代的一位清官,他曾经用生命做赌注,冒死给皇帝上谏了一奏折,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嘉靖皇帝的无能,并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案;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得醉了包括皇帝在内的许多大臣并因此入狱,出狱时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因为百姓知道,他是真正的敢于冒死罪替百姓出头的人,他用正直、清廉替百姓处罚了很多贪官污吏,变卖自己的家产为百姓做事,换来了百姓的尊重与爱戴。

想想他们,我突然肃然起敬,对照自己觉得很惭愧,为何他们的内心会如此强大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信念在支撑他们;一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仅能照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要做一个有信念而且正直的人,于是我也暗暗下决心,路迢迢兮其修远亦,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总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有信念的人。

今年是我第一次回河南老家过年,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年三十那天,吃完早饭,我们小孩子便缠着父母上街买些小玩意儿。其中,买的最多的就是爆竹了。大人们则买来春联,准备把它贴到门上。

今年,我们家贴春联的“重任”就交给爸爸了。爸爸用面粉和水,调成了一盆浆糊。然后,只见他手持丝瓜络,蘸了稀溜溜的浆糊,往铜门上一擦,丝瓜络划过不锈钢门,立时,一道浆糊匀匀实实地留在了门上。爸爸趁势把春联往门上一贴,哈哈,这春联竟没有一丝皱痕,就如刚印出来的一般。红色的春联与银色的大门交

相辉映,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其余的家里人则忙着准备年菜。姑妈拿来麦芽糖,把它倒入已加热的锅里,待到糖被完全融化之际,在里面掺进花生、核桃、芝麻和红枣,然后盛入早已准备好的器皿中。等到麦芽糖凉透了,把它切成方形的薄片,这便是花生糖。奶奶在煮腊肠,只见腊肠里还被加上了辣椒、大葱、老酒等调味品,所以,煮好的腊肠,色香味俱全,我们几只“小馋猫”闻味而来,把奶奶团团围住。奶奶被缠得没法子,只好“赏”了我们几块,我们得到了腊肠,便一哄而散。大伯买来了腊酒,呵,还是十年陈酿的呢!大家各个忙得不可开交。

日落西山,大家早已把饭菜备齐,便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开始吃团圆饭。餐桌上,尽是美味佳肴:辣椒炒蛋、小鸡炖蘑菇、牛肉粉丝、腊味鸡胗……其中,最美味的就是小鸡炖蘑菇了,那浓浓的汁水,让我回味无穷。还有海绵似的蘑菇,咬上一口,既凝滑如脂,又甘甜如蜜,有一种独树一帜的滋味。

吃完饭,照例要放鞭炮的。大伯拿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鞭炮,把鞭炮平铺在屋前的空地上。然后,他手持一支点燃的香,准备点燃导火索,众人纷纷逃入屋内,不一会儿,屋前便响起了“噼里啪啦”鞭炮声。这时,别家也放起了鞭炮,那声音不绝于耳。

晚上十二点,屋外再次响起了鞭炮声,这声音,难道不是预祝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吗?这么想着,我伴着鞭炮声,径自甜蜜地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