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春节来啦作文800字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127

盼望着,盼望着,雪花来啦,春节的脚步近了……

还没到春节,已经洋溢着春节的气息。所有人都要忙着大扫除,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有的忙着裹粽子,灌香肠,打年糕,贴对联,挂灯笼……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家家户户忙着买东西,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往集市赶,爷爷奶奶也是如此,回来时都是大包小包拎回家的。尽管忙碌,但是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过了除夕夜,正月初一就悄悄从我们的身边来临了。早上妈妈煮好了热气腾腾的汤圆,妈妈说初一早上吃汤圆,以后全家人都团团圆圆。正月初二开始,每家都开始走亲戚了,大家都围在一张圆桌上,聊着家常话,吃着香喷喷的饭菜。

外婆家是安徽的,那里过年可比我们萧山热闹多了。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就开始包包子,里面有萝卜粉丝馅、红薯馅、红枣馅、肉馅……想吃什么馅就包什么馅,喜欢什么馅就包什么馅,而且每家每户都要包好几屉,可不,不然怎么够这一大家子吃一星期呢。年三十中午就开始过年了,家家户户一大早都去赶集了,中午烧满满一桌子饭菜,吃好中饭,一家人又开始包饺子,留着初一早上吃,那饺子里面要放一枚硬币,谁吃到来年就是谁当家,孩子们为了吃到硬币可以当家,一连可以吃好几碗,直把自己的肚子撑得圆溜溜。初一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吃好早饭孩子们按照辈分一溜排好队伍,给家里的老人磕头。这时老人们总会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子孙们,然后哈哈哈地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时候孩子们可乐疯了,压抑着满脸喜气迫不及待地奔出门外,不管妈妈们在后面大喊:“跑那么快干什么,把压岁钱给我,丢了可怎么得了?”孩子们哪管得了那么多,压岁钱早已变成了烟花、爆竹、零嘴、小玩意儿……初一下午大人们又开始包馄饨,就这样在嘻嘻哈哈忙忙碌碌中初一悄悄溜走了,初二到来了。初二就更热闹了。各种春节的娱乐节目正式登场,有村里组织的秧歌舞、舞龙舞狮……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在这一天尽情欢乐,舒展了眉头。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欢乐的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这里有龙灯、凤灯、鱼灯、鼠灯、八卦神灯……还有各种特色小吃“三大炮”、烤羊肉串、画糖人等等,庙会上还有许多名不虚传的珍奇物品,有玩的、用的、欣赏的。这些各具特色、各式各样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听了妈妈有滋有味的介绍,我可向往了,明年我也要到外婆家去过年,去尝试一下那里的年味。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遵循着辞旧迎新的习俗,一幅幅对联换成了新的,一声声鞭炮声不绝于耳,一首首歌谣在大街小巷吟唱。

爸爸偶然间提起,新年过后我们要去亲戚家做客,现在的餐桌上摆满着各种珍稀佳肴,以前是怎么也想不到每次做客都能吃到龙虾和帝王蟹。我不禁发出了疑问,那爸爸你们那时候去做客是怎么样的呢?

爸爸说他小时候,新年做客吃饭,成人和小孩是分开坐的,大人围坐大桌,小孩坐小桌,两桌的饭菜都不一样,大桌子上菜品比小桌子上多好几个。而且出去做客不像现在家里每个人都可以去,每户人家最多能去两个,一个大人一个小孩。饭菜种类也远远比不上现在丰盛。除了鸡鸭,猪肉和鱼肉外,其他都是青菜腌菜之类的素菜。听到这里我开始思考,原来爸爸小时候和我们这么不一样吗?我可从来没有坐在只有小孩子的桌子上吃过饭,饭菜的种类比我想象的也少好多,那爷爷呢?他小时候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缠着爸爸打通了爷爷的电话:“爷爷,你们小时候过年出去做客,是怎么样呀?”爷爷笑着答:“我们小时候可不能出去做客,一户人家只能有一个大人出去做客,小孩子只能留在家里的。”听到我略带失望的语气,爷爷又给我讲了他们那时候的一些“规矩”。在出去做客之前,要学习一些礼仪:菜不能夹中间的,要从边上的角落开始吃;猪肉鱼肉等“大菜”,只有主人动筷夹给客人吃,客人自己是不能去夹的。我听了不住感叹,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妈妈和我说,这些讲究都是因为当时生活条件艰辛,从边角吃菜,是为了请下一桌客人时,可以再次使用同一碗菜,主人给客人夹肉类也是因为肉的珍贵。爸爸接着说:生活条件逐渐变好,是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使得一部分人开始下海做生意,人民生活才逐渐有了起色。

家人生活质量的变化对于我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社会变革的机会,以家人的例子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我们每一年都在辞旧迎新,都在拥抱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