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我想念老家了,因为爸爸工作忙,已经有两年没回去了。老家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上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那。
终于盼来了寒假,我随爸妈一起赶往老家。路上,我听着音乐闭目养神。妈妈笑着问:“你怎么不欣赏外面的景色啊?”“外面有啥好看的,无非就是一条河呀!”我懒洋洋地回答着,只想快点到家。这是一条再也普通不过的河。河边人家图方便,往往把自家吃剩的残羹冷饭及生活垃圾统统倒入河,让它们随河流漂走,还有些年长的,喜欢到河边漂洗衣服,所以河水并不清,有时还带有臭味。这里的一切我再也熟悉不过了。
“你确定不往外看?”妈妈依然笑着问。“好吧!”我勉为其难地应着。“啊哦!”这还是我小时候的那条河吗?河水碧清,河道两边石头砌着老高并养满浮萍,远远望去,像绿卫兵守卫着。河中央居然还有一处喷泉,水花时大时小的被送往空中,瞬间绽放,宛如一位妖艳的舞娘在翩翩起舞。时隔不久,又在河中央发现喷泉,这些喷泉你争我抢,似乎在比美呢!“美吗?”“美,非常美!妈妈,我们老家这条河怎么这么美了?”“这是一个秘密,你回到爷爷家就能发现。”妈妈略带神秘的说着。
很快到了爷爷家。爷爷奶奶早已备好大餐等着我们。饭后,我发现奶奶端着一大盆虾蟹壳走向外面。我悄悄地跟着,如今河道这么美,如果她再往河道倒,我得制止她。然而我错了,奶奶把这些倒入家门口的其中一个垃圾桶,边上还有另一个。奶奶转身发现了我,笑着说:“小东西,来监督我呀!我现在懂的不比你少,厨房垃圾倒这里,生活垃圾倒那里,环境美,离不开你我他。”“哇,奶奶,你好厉害!”我惊叹奶奶的变化。“奶奶,这两个垃圾桶每家每户都有吗?”“当然喽,每天还有人定时来处理呢!”哦,原来妈妈所说的河道变美秘密在这啊!
老家依然是老家,不同的是变美了。如今水清岸绿满目清新,崭新道路交错纵横。难怪这几年爷爷奶奶不想住我们的新家,更喜欢呆在老家,原来是这个原因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杭州的春节中,虽然不能放烟花点爆竹,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红色的春节,团圆的春节。在外打拼的人们,就算赶上三天三夜的路,也要回家过年,每年的春节我们都要吃团圆饭,吃饭的桌子是圆的,盘子也是圆的……年夜饭上处处都象征着团圆。
吃年夜饭,拿红包,看春晚,守岁,这是家家过年都有的。我家的春节就有一项特别的节目,大家猜猜是什么?那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包包子,妈妈是总指挥和技术指导,奶奶负责洗菜,外婆负责切菜和调馅,爸爸负责揉面,外公负责擀皮,我是全场小助手,摄影师、传菜员、品尝师……忙得不亦乐乎。准备工作就绪,最后的环节就是大家围在一起包包子。我看妈妈包包子,左一折,右一折,灵活又迅速,一个有十八个褶子的包子,很快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看着妈妈包得容易,我便摩拳擦掌的也想来试试,学着妈妈的样子,先往面皮中间放一勺馅料,然后沿着面皮的边缘左一折,右一折,呀!馅料怎么都掉出来了,包子的口子也收不住,最后勉强出来的成品真是“惨不忍睹”,就是一个四不像。妈妈看见后就笑着对我说:“甜甜包的是创新包子,太好玩了,说着,妈妈便拿起一张面皮,我来教你怎么包”,于是,我连忙也拿起一张面皮,先往面皮中间放少量的馅,然后在捏褶子的时候,妈妈教我了诀窍,一边折一边要往上提,另一只手把馅料轻轻地往里扣,不一会了崭新的一个包子就包好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果然大有进步。
在大家通力合作下,不一会儿,菜包子和肉包子就都包好了,一个个整整齐齐的码放在蒸笼屉上,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可爱极了。包子需要醒发后才能入锅蒸,我们一边看着春晚,一边磕着瓜子,很快包子就醒发好了。水开后15分钟,打开盖子的那一瞬间,包子们都来了个集体大变样,原来的包子宝宝都成了大胖子。看着这香喷喷的包子,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一口咬了下去,好烫,好烫,烫得舌头直打滚。皮薄馅多,面皮筋道,馅料鲜美,吃得我满嘴流油,我赶忙竖起大拇指。
这就是我家的春节,一个充满欢乐,充满喜悦,充满爱的节日。它总是令我陶醉,令我激动,令我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