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每年春节前赶回老家与二十五人的大家庭团聚不同,今年,我们小家庭留在了杭州过年。这对于我来说有些遗憾,因为只有家中五个人,气氛远远不如往年热闹了。
好在我早早就做好了“寻找杭州年味”的游玩攻略。现在的媒体宣传途径真是多样又广泛,仅从公交车及地铁上的车载电视里,我就轻易地获取了杭州当地的新鲜资讯,更不必说还有官方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介绍呢。所以我早早就知道了杭州吴山庙会迎新年的民俗文化活动。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一家人乘坐公交车到达吴山广场。当我们来到城隍阁,这里已经热闹非凡,造型各异的花灯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接暇。红红的“大金鱼”灯在“莲花”灯底下钻来钻去,“荷叶”灯映着“大宫”灯,灯下又有两个“小孩”在包“饺子”。就像过年时千家万户都会点起灯笼,团聚在一起包饺子一样。还有十二生肖动物花灯,最可爱的当属“金猪”花灯了,因为今年是“猪”年嘛。看,那边等着撞钟的队伍已经排起了长队,人们敲“十”下铜钟以求一年十全十美。
接着,我参观了城隍阁展厅中用现代技术仿造出的南宋繁荣昌盛的景象,对比今天的“南宋御街”——一切都变了——路旁的推车变成了商店,坑坑洼洼的古道变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狭窄的弄堂变成了宽阔的大道……但这悠久的传统节日,却是流传千年而永不改变的佳节。
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杭州,我的家——我的故乡。
真好!我来到了一个新家。主人把我的爸妈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我们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他把我们的笼子挂在窗前,有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我们的家上,我们就像回到了古木参天幽深的丛林似的。
三个月后,我在绿蔓蒙盖的家里出生了。我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我便在家里发出了一种尖细又娇嫩的清嗓子的鸣叫。主人听后知道我的到来。过了不多久,我小心地探出脑袋。主人看我,我也看着他,等我又再次回屋后,他小心地拨开绿叶,看到了我们的家庭。“瞧”,爸爸说到,“他叫冯进财,每天都会送来可口的小米拌蛋黄”。爸爸吸了吸口水说到。“是的,他有一头乱蓬蓬的灰头发,一付大大的眼镜压在鼻子上,一个红红的小嘴”,妈妈说到。“他是一个作家吗”,“是的,宝贝儿。你真聪明”。我听后,心里美美的,但我还是不知道他的家是什么样。
起先,我听爸爸说人特别喜欢吃鸟,你千万不能出去。但久而久之我的好奇心大了,总是看着外面各种各样的鸟儿在蓝天中自由飞翔。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出去闯一闯江湖。我先是在笼子四周活动,看冯骥才还在认真写作,于是我去看看他身边的“房子”。我一会儿落在柜顶上,去拜访虫虫一家;一回儿又跳到书架上,开始查找资料;一会儿又蹦到一个小石头上开始在灯上玩起了晃秋千。渐渐的,他把笔停下了,于是我准备去探望探望这位名不虚传的作家。我先是离他较远,看他和善的样子,我就慢慢向他靠近。看到有一个冒着一股热气的杯子,便大跳向前。跳到杯子上后,我闻了闻香气,好香呀!一股淡淡的茶香进入我的味蕾,我就低下头来看看,喝喝那茶水。一口两口,我喝上瘾了,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突然,他伸出手准备来抓我,我呆若木鸡,一动不动。其实是他要抚摸我的绒毛,我便啄了啄他的手指。
白天,我总是陪伴着他,傍晚,我在爸妈的呼唤声中依依不舍地离去。我先飞到笼子边,因为伙食的优良,长得胖了,要扭动着身子才能钻进去,所以我每天都要挤开叶子钻进去。
记得有一天,他在伏案写作时,我就飞到了他的肩上,监视他写作。他写一会儿,我看他一会儿。一会儿,我突然发现他竟然在写我。我看呀看呀,看了一下午。渐渐的,我的眼皮开始沉重,于是我睡着了,我做起了梦来。梦见我和家人都飞上了主人的桌子,在桌子上玩游戏,冯骥才端来了一盘我们最喜欢的小米拌蛋黄,还有我们最喜欢的茶。我吃的好香,还在梦里不停地砸嘴,好像在说梦话呢!
起来后,我突然发现他的纸上有一个句子: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