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新买了一台洗碗机,这是爸爸主张要买的,他说淘宝评论区的评价很高,买家们都很喜欢。如果家里买一台,外婆和爸爸就能解放双手了。
洗碗机到家的那一天,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箱子,一台崭新的台式机器展现在我眼前。机身主体为白色了。爸爸把洗碗机搬到架子上说:“今天中午的碗就用这个洗。,正面下方有一排黑色的按钮区,盖子透亮透亮的,都能照镜子”
中午吃完饭,爸爸将进水管装上去试了一下水。我看了看按扭区的按键,洗碗机的功能真多,不仅能把碗洗干净,还能烘干,杀菌、消毒。爸爸把碗放了进去,盖上盖子,打开开关,洗碗机开始工作。网架的底部有两个像螺旋桨一样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出水洞,启动机器,螺旋桨转起来,水不停的喷出来,像喷泉一样。出水洞喷出水可以冲到碗的每个面。洗碗机停止工作后,我们忙打开盖子,把碗拿出来看,和刚买来的一样干净。爸爸满意地笑了。
有了洗碗机真方便啊!
“铃儿响叮当……”欢庆圣诞的歌声喧嚣在城市上空,圣诞树上纷繁的彩灯闪得我心烦意乱,图片里圣诞老人那伪善的笑容让我觉得格外刺眼……
一向素雅的古街变得妖娆起来。我的心狠狠地抽搐,“西方化”的风潮席卷了大街小巷,何处才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归处?
心惶间,瞥见一处孤巷,在灯红酒绿的阴影中,那经历过风雨沧桑的石板路,路旁古朴的门扉,似有缕缕馨香随风而来,吸引我走近……
巷口,一位老人鹤发童颜,只见他手持一支羊毛大毫在地上书写,笔足有一米多高。我忍不住站立一旁,欣赏这副画面:老人紧握着笔,将笔浸入身边的砚盘,吸水、提笔、起、顿、转、出锋,笔画是那么遒劲有力……沾上水迹的青石板瞬间变得极富神韵。老人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那大笔之下似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又似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
华灯初上,人群涌动。“快点快点,晚了就赶不上圣诞晚会了!”几个人推推搡搡地从巷口跑过,踩在了老人那还未干的字迹上。我正想走上前去阻拦,一个小女孩停了下来,退后一步,歪着脑袋看那些字。她的母亲一个箭步冲过来,也踩在那几行水墨书写的字上,对女孩叱道:“快走啦!不要靠近那个穿得老土的老头儿,还有那个烟灰缸,脏死了,别动!”老人低头瞄了眼身上的旧长衫和地上的砚台,嘴角掠过一丝苦笑。
那丝苦笑如钩,划破了我心。那是他不被人理解的无奈吗?还是他看到文化无人继承的忧郁?
我不由感慨万千。从小爸爸就跟我说:“书法是老祖宗留下的,这是我们的根,不该丢失。”我也喜爱书法,横竖撇捺早已刻在我的灵魂里。还有哪一种文字比汉字更精巧奇妙,意蕴无穷?还有哪一种语言的体系比汉语更复杂恢宏?还有哪一个民族的历史比中华更悠久绵长?而眼前的人们,到底是怎么啦?
那小女孩被妈妈拽着从水墨字上走过,赶集一般去参加圣诞的狂欢。我的心空空的,带着虚空的痛。不该啊!我们为何总在邯郸学步,却丢失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若如此,何来国家的复兴与强盛呢?
带着忧叹,我离开了巷子。大街上,圣诞树依然散射出诡异的光,坚定了我内心的信念:我要从自己做起,找回我们的文化传统,找回那不该丢失的文化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