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交通员海娃,利用放羊做掩护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送鸡毛信的任务。
其中印象让人深刻的情节就是海娃在看到敌人时,他明知道有危险,不是退缩,而是选择了直面智斗敌人:他怕那封重要的鸡毛信会被敌人发现从而夺去,导致任务失败,事功一亏,于是便把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根里头了。但不幸的是,鬼子还是捉住他了。他为了革命任务,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了让人民们过上好日子,他不惜面子,不怕挨打,壮起胆子来做出了一个胆大的决定——装傻。要知道,在这种危急时刻,他还能镇定自若地面对。佩服!要是换做别人的话,估计连这个任务都不敢接受!
为什么这会成为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为我被小英雄海娃顽强、自信的表现深深吸引着,敬佩他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明明是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却还是为革命的利益着想,去智斗敌人。再看看我们,平日里遇到些鸡毛蒜皮点的小事就会害怕,会不敢面对,甚至是哭鼻子。看了海娃这种顽强的表现,我们还能这样吗?我们不能!
所以,我们要向海娃这种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学习!
在我的记忆中,雨不仅有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般的诗情画意,还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高尚品质。
谁又能想到,一场雨,即是一场缘份。同是,一个雨天,我手拿一把小伞,在等待公交车。哪想,在公交站台,碰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小孩子,看样子,他们是有急事。等待时,雨就淅淅沥沥地从天而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我看来,这是一幅诗意的仙境,而在身旁妇女看来,却多了一丝忧愁。妇女的嘴里一直在叨叨着什么,似乎在期盼着雨快点停,又似乎在盼望公交车快点儿来。而雨似乎没有听从妇女的意愿,反而越下越大。如果说李白在观瀑布时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所来描绘庐山瀑布,那眼前的雨也可以说是迷你小瀑布了。望穿秋水之后,公交车终于来了,妇女喜出望外,从等待的位置上赶紧起身,待司机开门,才发现公交车里已经挤满了人。司机一边看着人们纷拥而上,一边催促,再来三个,其他等下一班。身后,传来妇女焦急的声音,她是第四个,很明显,她上不了这班车。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妇女跟前的男人示意让位给她。原来,他与妇女简短交谈里,明白她有急事,随后她露出感激的笑容迈进了公交车。
我不禁为眼前的这一幕感动,虽平凡却温暖。他们素不相识,却又像朋友一样,拥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般情怀。这就是记忆中的雨,它仿佛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望着越下越大的雨,真想像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所描诉的我与狸奴不出门的那般幸运。
听,我记忆中的雨声,穿过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流进每个奔波的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