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是天空的底色,它明朗,自由;绿色是自然的底色,它清新,生机。我的童年,也有属于它的底色——粉色。
在那个天真烂漫的年纪,粉粉的小裙子深得我心。每一个炎炎夏日,我都是在祖父家度过的。祖父家总是有玩不完的花样与翻不尽的宝贝:门口的一棵枯树,经过祖父的改装,变成了“老少皆宜”的跷跷板;屋里的一个瓦罐,成为了我童年零食的百宝箱;祖母家的竹篮子,更是装着吃不完鸡蛋。但这些都并不是我的最爱。
从小,我就听着王子与公主的故事长大。故事里的公主总是穿着美美的裙子,等待着属于她的王子。我也有美丽的幻想,幻想着我也可以成为一位美丽的公主。而我的最爱——则是那公主身上的闪闪的公主裙。
每次赶集,我总在那些美美的裙子前流连忘返。每每这时,外公总是慈爱的问我喜不喜欢,要不要买一件。我自然是很想要的。但一想起母亲的嘱咐,便又摇摇头,向前走去。而祖父则是颇有些尴尬,叼着一支烟,跟在我身后与祖母慢慢地走。
又一次赶集,我依然伸着头往橱窗里望着可望却不可及的裙子。祖父这次并没有问我的意愿,我也只是幻想,幻想着某一天可以穿着那身粉色的裙子,徜徉在麦田间。看够了,我满足的离去。但是我并不知道,祖父这次并没有离去,而是抛下了祖母与我,驻足于店门口。
第二天早上,天格外的蓝,空气也十分清新。连邻居家的狗都更精神了。我睁开眼,刚欲起床,便瞄见了床头柜上的陌生袋子。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打开了它——竟然是我朝思梦想的公主裙!我惊喜万分,祖母也听到了这动静,连忙进门。看见我欢呼雀跃的模样,她笑得格外的甜。那天,我就穿着那条裙子蹦�Q了一整天,仿佛自己真的成为了童话中的公主。
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条裙子早已变得又小又旧。但是它的底色一直不曾褪去——那粉粉的公主裙,正如我粉粉的童年般,烙刻在我记忆深处。
升起的是青春,降下来是年华。
三年飘过,现仅剩下了一百来个日子了,让人不禁思索两年多的日子究竟收获了什么?
每学期一次的升旗表演是中学部的一大特色,每个班都会在国旗下进行展示。国旗下可谓庄严而神圣,每个班都会十分重视,当然我们班也不例外。
七年级时学习压力并不大,因此可以挤出足够的时间,用来排练节目,老师给我们选了一支雅高尚的华尔兹,正好符合公学的一大特色。同学们都尽力地排练,那笨拙的舞姿经过一滴滴汗水凝成了华丽的旋转,从烈日炎炎练到了冬日的暖阳。到了升旗表演的周一,倾落的大雨,浸没了我们努力的汗水。
转眼到了八年级。由于上次的深深一挫,我们似乎更认真啦。每天晚上吃完饭,大家都急着跑回教室,生怕错过了排练。彼此的心都投入了,细心地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努力没有白费,群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到了九年级,学习变得繁重起来,但表演却不可推掉。排练的时间只能委屈地被一缩再缩。老师贴心地帮我们选好节目,是一首诗歌朗诵《感恩母校,放飞梦想》。转眼间到了毕业季。到了分别的时刻,到了承载的时刻,到了离开的时刻。这首诗抚去了所有的杂念,承载了此刻所有的感想。正如诗中说的一样,转眼我们初三了,收起往日的嬉戏,迈着沉重的脚步,我们来了又去。三年的青春早已倦镌刻在这红墙上,更镌刻在我们的梦里。
两年多的时光没了,流逝的日子如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零落的花瓣,渐行渐远的是青春与纯情的光阴。嗅一嗅,沁入鼻中的是朴素的纸香与淡雅的墨香;望一望,眼前的是被笔磨出的手上的老茧。与承包了青春脚步和笑声飘荡的操场,那一季花,开在这一季凋落。
一次次的升旗,升的是一抹艳红的旗帜,旗帜上带着我们的希望与梦想;降下的却是那逝去的青春与汗水,我们在公学,来了又去,却不留一丝痕迹。
抛不完的相思泪抛不完的相思豆,开不完的木棉开不了的心,房睡不着的宿舍睡不够的大脑,升不完的国旗升不完的希望,写不完的宝典记不完的知识,滴不完的汗水停不下的脚步。
时光经年,直到只有在记忆的梦中才能找到那升国旗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