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经常犯糊涂,总是会闹出些笑话,拿着眼镜找眼镜。有一次,爷爷在烧水时,忘记关火,要不是我及时发现,我们的家就完蛋了。
今天,爷爷又闹事了,让我来带你看看爱闹事的爷爷又要闹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吧!
吃完早饭,爷爷和往常一样,把没吃完的剩菜放进冰箱里,准备出去散步。刚出门,就看见爷爷在身上左翻右摸,似乎是在找什么,他自言自语地说:“咦,我的手机哪去了,起床时还拿在手里的,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呢?”爷爷返回家中,左找右找,可怎么也找不着。
他召集了全家人一起来找,我们急忙跑到客厅,爷爷说:“我的手机不见了,快帮我找找,这手机值好几千块钱呢,里面的电话费也不少啊!儿子,你快去书房找找,儿媳妇你去厨房找,孙子你在客厅找,老伴,我们分别去每间卧室找找。”正当大家专心投入到找手机的任务中时,厨房里传出一阵笑声,我们连忙跑过去,问妈妈是不是找到了,妈妈笑着说:“不是,是我找到了丢失很久的耳环了。”我无奈地说:“妈妈,现在当务之急是找手机,不是找耳环。”妈妈回过神说:“是啊,对不起,我忘记了。”大家再次分散找手机。
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我脑袋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急忙问爷爷:“爷爷,你的手机有没有开机呀?”爷爷说:“开着呢!”“我有办法了,爸爸你把手机给我。”爸爸疑惑不解地把手机拿给了我,我找到爷爷的号码拨了出去,我们听着电话铃声的来源一路找到了冰箱,果然,在冰箱里找到了爷爷的手机。
“你呀,真是太糊涂了,连手机都让它冬眠啊!”奶奶说完,全家人都笑了。
有这样一个人,住在偏远的山村,经济拮据,生活困顿,18年自我放逐在大山深处,陪伴他的是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和始终不改的初心……
他,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张玉滚。
清晨,他穿过崎岖的山路,到达他任教的学校。由于学校老师少,他一人就要上三个班的课,每个班的七种课程他都教。面对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硬是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学校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一人坚持。晨光熹微或是暮云���Γ�山头若隐若现的是他顶着寒风冒着酷暑肩扛几十本书行走的背影。每每中午,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大厨”,和妻子在学校厨房给孩子们做饭。食材虽然粗劣,但是经过细心地烹饪,简单的饭菜依然可口。孩子们吃得安然香甜,是他最大的满足。中午的忙碌,他只能潦草地吃上几口,便收拾碗筷,准备开始下午的教学工作。晚上,担心孩子们安全的他,需要将一个个孩子送回家中。23点的灯,总比普通的灯光绚丽;23点灯下的身影,总是那么感人——努力备课,只为圆山村孩子的读书梦。
张老师所在的南阳市镇平县离我生活的城市不远,他是我们地区学习的楷模和标兵。和张老师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有时自我放松追求享乐的心态又显得多么渺小?张老师追求的是一种大义、一种忘我、一种无私,这种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的精神令我感动。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果然出现了他的身影。这种朴实勤劳的人虽然被大山隔绝,但再高的山也无法阻挡人性高尚的光辉。
面对这样一位甘为红烛照亮孩子们前进道路的老师,用满腔热血改变大山深处孩子们命运的老师,我内心的感情汹涌澎湃且难以平静。张老师和他的故事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