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是这特别的书名,是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语——“爱”。是啊,用饱含着爱的教育来给予孩子,那么孩子们得到的这种教育必将转化为对爱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一定会明白如何去付出爱。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循环啊!这是一只爱的圆舞曲,每一曲都深深的感触了我,我每一个音符都能使我留下最真实的泪水,他教会了我如何去寻找身边的感动。
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身边的感动,他的伙伴是他的榜样,慈祥的母亲让他学会了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让安利柯学会了感恩,我真为安利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感到幸福。
书中有师生,父母,朋友,之间扣人心弦的小爱,在国家社会民族之间,有感人肺腑的大爱那处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也使我震撼。
想想我们身边,在学校,对朋友的帮助是一种爱。在马路拾起一张纸片也是一种爱。一种对大自然的爱……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我们没有权利说我们身边没有爱,只能说人类缺少一双发现爱的雪亮眼睛。我们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带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如果别人开口向自己借,那就要编一个不借的充分理由;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呕心沥血,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
是这支爱的圆舞曲教会了我并使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爱的眼睛。让我每天都没有烦恼,拥有愉快,轻松,快乐的生活!
“新年到,放鞭炮”,听着窗外烟花鞭炮的响声,包着香喷喷的饺子,一家人满脸喜气地聊着天,吃着团年饭,孩子们攥着手里的压岁钱,围着桌子嬉戏,心里都偷偷乐开了花……我印象里的儿时在老家过的新年便是如此了。
我们老家年是从腊月开始过的,吃过腊八粥后,已经有人开始准备年货了。腊八粥是用红豆、绿豆、花生、薏米、红枣、桂圆等与糯米混煮而成,若要吃咸的腊八粥,再加上瘦肉,味道会更鲜美。一谈到过年,就让人们想起“饺子”与“春饼”。一说到饺子,有一样东西是绝配——腊八蒜,将饺子与腊八蒜混起来吃,酸酸甜甜,十分开胃。蒜从腊月开始腌制,腊八蒜又俗称糖醋蒜,可以用来解腻,小孩子最爱吃。在老家过年,好不热闹!放鞭炮、吃年饭、逛庙会、看花灯,还经常可以看到小孩拿着风车、糖葫芦,抑或是麦芽糖在满街晃荡,看见人家在除夕夜里放鞭炮,小孩子们便常常跑去捡些没燃着的鞭炮,拿来用点着火的小木棍点燃。
今年的新年,我是在城里过的。我们家在城里没有什么亲戚,因此,这个年过得似乎要冷淡得多。我们家住在八楼,透过窗子可以看见这个城市的万家烟火。以前在城里过年,不看电视的时候便喜欢透过窗户看江对面鄂州的塔与烟花,感受着这个城市的温度与热闹,这便也能滋生浓浓的年味。如今,城区里面为了安全和环保,不能燃放烟花炮竹,我感到城市里少了昔日般的热闹。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再不是那个钻到富人家才能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代了!人们在自己家里可以看高清的数字化彩电,在社区可以看丰富多彩的惠民演出系列活动,还可以走进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走进黄梅戏大剧院欣赏戏曲,走进遗爱湖公园赏梅花,又别是一番风味……
再说,当一家人坐在桌前吃年夜饭时,你听,那火锅的气泡声、锅勺的敲打声,其实也能汇成一片交响的春节之声!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热闹与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