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周末过得非常充实,而更关键的是,我学会了做很多事情,懂得了很多道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星期六,妈妈很早就起来加班了,爸爸过了一会儿也就急急忙忙地上班去了。我心里美滋滋的:这下,我可以在家里玩个够了!我急忙起床到客厅去看电视,一边吃着冰激凌,一边吃着薯片,还喝着奶茶。我感觉那时特别幸福。看腻了,就去自己的屋子里:在床上玩蹦蹦床,打开电脑声音开到超级大,一个人嗨歌……邻居时不时地来敲门,尽管这样,我还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不知不觉,我已从上午玩到了下午,因为声音太大,我竟没有听到妈妈的开门声,依然在那里玩得很嗨,妈妈看到我了,我也看到妈妈了,妈妈的眼神里好像放着闪电,我感觉妈妈的怒气都到脑袋顶上了,我们对视了5秒钟,忽然,一阵狼似的吼声朝我耳旁飞来:“快去把客厅、你的屋子都给我打扫干净!打扫不干净就别想吃饭!”这声音,简直吓得我全身发抖,我只好乖乖去打扫房间。
终于,客厅和我的屋子都被我打扫的一干二净,我看到我的劳动成果后,心里乐开了花。妈妈见了,笑着说:“这还差不多!”
通过这次的教训,我明白了:只沉浸在玩乐的世界里,不是幸福!
还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到公园去散步,看到一个叔叔随手把喝完的塑料瓶扔到了地上,我看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把叔叔叫住了,并告诉他:“垃圾是应该扔到垃圾桶里的,请您以后注意。”叔叔听了,笑着对我说:“好孩子,以后叔叔坚决不会再乱扔垃圾了,而且还会告诉更多的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谢谢你的提醒哦!”叔叔说的话让我心里美滋滋的,高兴得快要蹦起来,小心脏直砰砰跳。
这就是我的周末,它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有人说:“家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的,我的父母给我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风尚,让我在润物细无声中成长。
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爸爸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跟老师说说就行了。”爸爸有时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妈妈告诉我: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爸爸、妈妈是这样教育我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的一天才下过雨,地面滑,爷爷散步时一不小心跌倒了,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在这期间,爸爸每天帮爷爷刷牙、洗脸、喂饭,还帮他活动腿脚。妈妈也天天给爷爷洗脚,从未有一句怨言。看着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我也学会了主动帮父母干活,还学会了不少小技能。如今,我也是父母的好帮手,能够帮爷爷端茶倒水、铺床叠被。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课堂,它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在我心里已经生根发芽。
爷爷的病好了,还像以前一样第一个起床,拿起大扫帚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爸爸听到扫地声,起来对爷爷说:“爸,今后别起得太早,多休息,我来扫院子。”我也拿着衣服跑到院子说:“你们都休息,看我扫。”爷爷拉着我的小手说:“乖孙子,你也长大了,知道关心他人了。不过,还是回屋读书吧!”说着把我拉进屋,开始陪我读语文、英语,检查我背诵古诗。每天晚上,爸爸也是陪我学习到深夜,给我讲解,帮我复习。我的爸爸和爷爷都爱看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他们榜样的引导下,我迷上了阅读。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我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还喜欢看儿童小说、科普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的书籍。在他们的关心、爱护下我也茁壮的成长。
我的家庭尊老爱幼,互相尊重。我在爸爸妈妈的耳闻目染下,在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下,我不断的学习,积极上进,尊老爱幼,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良好的家风,像春风雨露滋润我成长;像一首动听的歌让我徜徉;像一个航标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