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到底是怎样的人,其实我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我知道的是,我那和蔼可亲的爸爸肯定算一个。他非常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必须做到。
今年春节,爸爸发烧了,但大年初二我们全家要去武汉游玩,大家都整装待发,同时也为爸爸担心。我们都劝他:“身体要紧,还是别去了。”但爸爸却说:“没事,就是小发烧嘛,很快就会好的。”在去武汉的前一天,爸爸和妈妈原打算去看《流浪地球》,可他的烧还没退,在全家人的劝说下,他才退了票,乖乖在家休息。为此,爸爸心中觉得十分对不起妈妈。第二天,爸爸以38。6度的“高涨热情”背上了沉重的旅行包,拉着皮箱踏上了去武汉的高铁。到武汉的第三天,他的烧才退掉。回来以后,爸爸总觉得那天没和妈妈去看电影,对不起妈妈,于是在百忙之中抽出他宝贵的时间,带妈妈去补看了《流浪地球》。这让妈妈感到心里暖暖的。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总是在上班,好不容易有一天休息,还要去参加各种会议,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做事。那天,爸爸答应带我和弟弟去蒙特利玩,可临时接到电话要接受采访,而且时间不能调整,必须是本人。爸爸不想让我和弟弟失望,打了好几个电话跟记者沟通,最后决定让他同事代替。采访是可以上电视的,我们都希望爸爸能出现在电视上,成为全家人的骄傲。但爸爸却说:“工作又不是我一个人在做,大家都有功劳,都能代表单位接受采访。”但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陪儿子玩了,这是别人没法替代的。
这就是我心中的君子——我的爸爸。他一直坚守着:说到就一定要做到的信念。
理解与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爱的花环;理解与尊重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与尊重是失望中的希望。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花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与尊重,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希望被理解,关怀和尊重。
我,拥有着世界上最爱我的爸爸,妈妈。对于已上高二的我,父母对我考大学的烦恼是必不可少的,可他们却从未给我施加过太大的压力,而是不断地给予我鼓励,理解我,尊重我。
理解
每当考试成绩下来,失落便浮现于脸颊,迟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最了解我的妈妈便会说:“又没发挥成功吧!没事的,只要你平时学了,考好成绩只是早晚的事,我和你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虽然话很平凡,却每每触动着我,使我愧疚无比。父母对我的理解犹如每次给我这辆无力可跑的车加满了油,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去驶向成功之路。
尊重
“尊重”这一词可能更多的是用于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的,可我的爸爸妈妈却是无比尊重我的。距高考仅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对于成绩并不好的我便不得不选择捷径—“艺考”。这条路看似捷径却并非捷径。对“艺考”并不了解的父母来说,本以为他们不会支持我去报艺术生,因为艺术生不仅会为他们增加物质上的付出还会增加更多的精神上的负担,使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但结果却出乎意料,父母不但没有反对我的决定,反而非常支持我。他们为了我去了解关于艺考的一切,为我找了优秀的老师,尽他们最大的可能去为我创造最好的环境:他们为了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工作为我打好物质基础:他们为了我能够专心学艺术,每次亲自来学校接送我,只为给我更大的动力。我永远不会记得,妈妈曾说:“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只要是有助于你的、对你好的,我和你爸一定会无条件支持你、尊重你的选择。”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快乐。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理解与尊重,相信总有一天爱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因为它由理解与尊重来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