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创新的呼唤作文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66

春秋时期,鲁班在山间砍柴。六月天气,骄阳似火,鲁班才劈下几刀,汗水就已经湿透了衣裳。他一抹头上的汗水,提起水壶,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壶水顺着他的胡子流淌下来。

他坐到了树阴下,看着面前已被砍了数刀却仍然不倒的大树,鲁班顿时感觉十分怅然。我顶着烈日,在这儿干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你对得起我吗?

他愤怒了,随手抓走一把草向树扔去,当他准备抓第二把草时,一阵刺痛从手中传来,鲁班本能地低下头看看手掌,--一处又细又长的伤口正躺在手掌上,一旁还有一株蘸着鲜血的小草。

草叶不是柔软的吗?这草怎么这么锋利?我手上的茧子像铁板一样厚,它怎么能划伤我的手指呢?鲁班趴下身子,睁大眼睛,像只癞蛤蟆一样,一动不动地观察着这株小草。小草的叶子很软,所不同的是,小草的叶子边缘有着起伏的尖齿。鲁班慢慢伸一只手指过去,轻轻划了一下,长茧的手指又出现一道口子。鲁班心想,柔软的草叶有了这些尖齿,就能割伤我的手指,如果铁片上有了这些尖齿,用它来伐树的话,一定会事半功倍吧!一瞬间,鲁班感觉创新向他发出了呼唤。

他完全忘记了手上的疼痛,疯了似的飞奔下山,他一边挥着那只流血的手,一边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的身后除了脚印外,还留下了不少的血迹和路人们惊慌的表情。

回到家中,鲁班也不包扎伤口,直接冲进整洁的工具室,他拿起工具刀,开始切木料,然后又马不停蹄地铸造出了带锯齿的铁片。额头上的汗水如雨点一样滴下来,面部被蚊子叮咬出的地方奇痒,以及伤口上难以忍受的疼痛,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因为创新正在呼唤他,他不敢怠慢,也不想怠慢,他不想让心中的灵感溜走。他正随着自己的心意忙碌,手臂抡着锤子,不断地上下捶打,粗壮手臂上的青筋和血管全都隐隐出现。

累了,他停了一下,他眼前不禁浮现出了一幅画面:每个樵夫手里都握着新工具,天气十分晴朗,樵夫们面带微笑,用鲁班发明的新工具来回拉着,一棵棵大树倒下,变成了新房,变成了桌椅,变成了木船。看到这些画面,鲁班更加努力地干了起来。

他一刻不停地忙着,忙到了半夜子时,终于将新工具做出来了。他紧握着手中的东西,将它放在月光下仔细打量,像父亲打量自己的孩子。木质握把在月光下十分平静,带着尖齿的刀刃更是在月光下露出锋芒,好像正在问自己,为何不去试试呢?

鲁班走到屋外,来到一棵大树下,将这件新发明来回拉扯,很快,大树就倒了下去,露出平整的年轮。鲁班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令他感觉不到疲倦。他抬起头,望着夜空的明月与星辰:“你向我发出了呼唤,我也实现了你的呼唤。”

生活中,创新的呼唤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用心创造,你也可以成为第二个鲁班。

说到钉子,它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物件,细细长长,有一个小圆底。它看似细微,却拥有无可估量的力量。

奶奶家里有一个木板凳,大概从我记事时就有了吧,这样算来,它有十来年了。年岁太长,凳子已经变成了黑色,还多少出现了些裂纹。我仔细观察,除了木板有几个凹进去的拼接处,其他全是靠钉子固定的。

有些人觉得,木凳用木板拼接好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钉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仔细看钉子打进去的位置,它们的位置是打在了木头的拼接处,把两块木头连在一起,在拼接的基础上在进行加固。不止如此,凳子的两条腿之间需要再用一块木板连接起来打上钉子,这样板凳才能更加稳固,承受更多的压力。

拿过一个板凳来只是想:“这板凳真结实。”为什么这么结实,一定有人会这么想,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拼接的角度太巧妙了,可未必会想到有那么几个钉子在默默地坚持着。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总有那么一群“钉子”在默默付出。

从结构上看,钉子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底部,另一部分是钉头,钉头助它打进墙壁,底部帮它承受压力。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可以把别人施加给它的压力转换成自己的动力,它独特的能力使它坚强地扎根在每一个地方。

愿做一个钉子,在角落默默付出,做一个钉子,化压力为动力,乐观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