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种品质;诚信,是做人必须所具备的道理。我也有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那件事是发生在三年级的一个下午,下午第一节语文课老师发了语文试卷准备评讲。我拿到我的试卷时,发现我只考了91。5分,心情有些沮丧。但是,老师宣布全班前五名的时候,我居然以91。5分考到了全班第一,真是太令人意外了,于是,我开始开心地认真听课起来。
听着听着,我发现了我有一道题写错了,老师却打了我对,我本应该再扣两分,成为第二名的。这时,我心里乱透了。糟糕的心情使我犹豫不决,我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这件事呢?我心里想:“如果我不说,我就能得到这份荣誉,如果我说了,我就会失去这份荣誉和好成绩。”心里有两个声音在讲:″不用讲,两分而已,利益最重要。”“一定要告诉老师,因为做人要讲诚信,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突然,我想起奶奶说的话:“你以后一定要成为正直、诚实的人。”于是,我果断地举起手,说:“老师,您这道题帮我改错了。”老师拿过试卷一看,对着全班同学说:“李健宇这份试卷要再扣两分,所以这次考试李健宇第二名。虽然他从第一名滑向第二名,可是他的诚信是最可贵的!大家为李健宇的诚实鼓掌!”顿时,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心里非常激动,试卷上被老师重新改过来的“89。5”这个分数显得更加鲜艳,仿佛比“100”更让人骄傲!
在放学的路上,我觉得天更蓝了,草更绿了,我的心情更美好了,因为,我懂得了诚信的可贵。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有时人们困扰于自己的短板,看着木桶内浅浅的一洼清水暗自流泪,苦苦地填补着自己的短板,却又日久也不见效。这时我们应该抬起头来,环顾四周,看清这雾重烟轻之后的“斜面”,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你会发现,也许只需轻轻旋转木桶,调整长板的位置,便可充实自己那一桶清泉。
组成木桶的板代表了我们各方面的素养,有的人善于创新,有的人善于交际。我们可以人尽其才,用长板弥补自己的短板,不让一根短板毁了一个木桶。庄子在其外篇的《山木》中讲了阳子到宋国,在途中住的旅馆的老板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人长的美,一个人长的丑;不解之处是貌美的受到冷落,貌丑的反而得到宠爱。原来,丑的虽丑,却以其内在的美,弥补了外在的缺陷。有的短板虽很难直接弥补,却可以用自己的其他长处来弥补。
但存在短板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法国剧作家尚福尔曾说:“缺点并非全然是缺点,只要它不憎恨美德。”短板若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关键因素,我们也不必纠结于那一点瑕疵。更何况有时一点瑕疵不仅不影响美观,反而让自己更加独特。西楚霸王项羽虽不擅计谋,但与刘邦相比,他的豪爽、优柔寡断却让我们感到无比真实,就像残缺的维纳斯雕像若加上手臂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神韵。既然短板并非一无是处,让它短着又何妨?
短板该不该弥补还应依据我们对自身的价值定位,依据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斜面”上。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说过:“敏锐的眼睛就是作家的手艺工具,他要敏锐得足以能看到自己以及还没有进入视野的东西。”不仅仅是作家,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一双“敏锐的眼睛”,不仅仅要看清自己的现况,看清自己的长板与短板,更重要的是深入内在,看清自己木桶内水面的波澜。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在第一课堂上告诉学生,要学会“寻找自己的声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不仅仅是由内而外,也要由外而内,于灵魂深处挖掘自己的内心,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寻找自己的“斜面”。只有对自己足够了解,对“斜面”足够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斜面”,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看清自己,看清时代的短板,不拘泥于木桶中的涟漪,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定位自己的斜面,才能不再受困于“长板”“短板”。当下最值得去做的就是寻找属于自己的“斜面”,于最适之处,集水于腹,充盈自我,也丰富世界。